富人后花园源自公共利益无法厘清

2010年04月15日 10:53   来源:光明网   廖水南

  “昨日游团山,归来泪满襟。沧海变豪宅,何是情人湖?”大理市民寸亚平一日游洱海公园,惊讶地发现团山脚下、洱海侧畔的情人湖消失了,一座座别墅正拔地而起。寸亚平痛心疾首,挥笔写下这首诗。从此,他四处奔波,呼吁停止开发,还洱海原貌,却一直无人搭理。

  从古到今,旅游景点历来是群众的公共需要,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应该不存在什么功利色彩,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不少旅游景点高楼林立、商贾如云、豪车满目,旅游景点的氛围被冲刷得荡然无存,越来越偏离公众所需的休闲和娱乐方向。

  从对“富人后花园”在驰名中外的苍山洱海的再次上演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在GDP演绎的大潮中,在地方经济发展的驱使下,在很多公众需要的场所规划管理和审批开发项目时,往往从地方利益出发,忽略公共利益,甚至假借公共利益之名扶持非公共利益的获取,洱海此次圈地名义上为结束大理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无五星级酒店的历史,为夯实大理市的旅游配套基础,充实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可是冷静下来思考,有一位记者道出了真谛:在政府力量下,风景处和文物部门以及当地群众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的确,在强悍的公权力面前,在公权力驱使下的“发展饥渴”面前,风景名胜区的价值被完全抛之脑后,公众利益置若罔闻。

  笔者认为,把风景名胜区当作政绩增长最后一块肥肉,是不道德的;任由风景区的公共利益遭受无情的侵蚀,是违背大多数公众意愿的。当地政府有待于进一步厘清公共利益的界定,在实践中将公共利益有效维护和政府责任紧密挂钩,否则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弱势化的图景将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日积月累下去,不仅可能诱发了公众争夺公共利益的事件,而且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