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学生“被逃课”是中国特色的维稳

2010年04月12日 11:09   来源:红网   徐生坛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学生家长反映,4月7日,在教委领导来学校评优检查时,为不影响授课效果,学校不让几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上体育课。校方证实,因违纪和未完成作业,确有3名孩子在教室接受老师教育,但并非是为确保教学质量,故意安排。

    很显然,那3位调皮的学生被歧视了。

    首先,那3名学生如果真的是因为违纪而被老师留在教室接受教育,为什么老师还给他们买零食吃呢?老师买零食的行为到底是在教育孩子上课应该遵守纪律,还是在暗示孩子违反课堂纪律可以得到老师奖励?

    其次,3名学生的违纪行为发生在音乐课上,为何音乐老师袖手不管,而由其他老师出面解决?就算3个孩子在音乐课上有违纪行为,老师据此停他们的体育课就合理吗?难道孩子们所犯的错误真的已经严重到非停课整顿不可的地步?

    最后,也最令人疑惑的是:为何这样的事情偏偏发生在教委领导来学校评优检查、并且旁听孩子们所在班级的体育课时?老师头一天就已经在在班里通报,第二天将安排调皮学生不上接受领导考察的体育课,现在,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老师前一天所言,学校对此又该如何解释?

    不难想象3个孩子被歧视的全过程:教委相关部门通知学校,“评优检查小组”成员将于某月某日“光临”你校进行评优检查;学校领导召开全体教工大会,反复申明本次评优检查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要求老师们高度重视,甚至下了“谁的课堂出了问题谁负责,谁的班上出了问题谁负责”的死命令;老师们个个如临大敌,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这一天自己的课上和班上“平安无事”。于是,就发生了3个调皮的孩子被歧视的怪事。

    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万一哪个调皮的孩子没眼色,管不住自己,在有上级领导旁听的体育课上出点“意外”,自己岂不成了影响学校“评优”大局的“罪人”。而要“防患于未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在音乐课上抓个调皮孩子“违纪”的小辫子,然后在体育课上对他们进行“异地教育”。为了弥补自己对三个孩子的歉疚,老师还自己掏钱给3个孩子买零食吃。你说这老师容易吗?

    不知道参与了对该校评优检查的教委领导们对该校的印象如何,但我想,如果不是媒体曝光,领导们绝对不会想到就在自己旁听了的那节课上,竟然有三个学生被“停课整顿”了;而他们被停课的原因,又恰恰是自己要旁听该堂课。学校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对上级领导的敬畏呢,还是对检查评优活动的讽刺?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以后开展检查评优活动时,多几次“微服私访”或者“突然袭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各个学校“原生态”的教育、教学状况。要不然,开展这样的活动有何意义?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