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卷土重来凸显监管缺失

2010年01月06日 07:19   来源:大众日报   马涤明
    2009年的最后一天,来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让“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一家位于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1月 5日《新民晚报》)

    那场大规模的全国性围剿之后,曾经以为我们从此会远离“三聚氰胺”这四个可怕的字眼了,不曾想,如今它又出现了。业内专家王丁棉认为,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监管;监管不力直接导致了陕西金桥和上海熊猫事件的发生。

    监管不力是上一轮三聚氰胺肆虐的深层原因,这次又直接导致新一轮势态的抬头,显然是监管者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三聚氰胺毒死了那么多孩子,令公众谈之色变;然而一些官员因监管失职被问责,好像并没怎么令体制内的人色变,否则也不会有行业乱局的重新抬头。

    是的,奶商、经营者中有人坐牢,有人掉了脑袋,表面看,惩治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资本逐利不惜甘冒上断头台的风险”的语境下,刑罚虽有不小的警示作用,但从来就不曾堵住过“逐利风险”的口子。

    在治理违法经营的问题上,惩治违法者属于治标,“死后验尸”;完善堵住监管漏洞的前置性手段才是治本。恰恰因为严于治标,疏于治本,才导致了三聚氰胺之类的问题频发,以及今天的卷土重来。而体制内对失职官员问责上的“轻处理”——则或许是三聚氰胺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