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从美再现甜瓜染菌致死事件看食品安全风险

2012年08月24日 06: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继去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甜瓜染李斯特菌致病致死事件之后,今年,美国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再现甜瓜染菌案例。目前,全美已有多地报告人员因食用染菌甜瓜而患病甚至死亡的病例。这新一轮的甜瓜染菌事件,引起了消费者们的高度关注和恐慌。

    美国具有非常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美国甚至全球都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力,有“美国人的健康守护神”之称。

    在美国,违法成本很高,足以令违法企业心惊胆战。因为在FDA的支持下,美国人依靠集体诉讼的法律手段,经常发起针对违规企业数以亿计美元的民事赔偿起诉。正因如此,美国食品企业,会经常主动召回产品,以避免遭遇集体诉讼。

    为什么在如此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之下,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频出?其实,不独是美国食品,比如一直被中国人推崇的进口奶粉近期也屡现质量问题。

    近日,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澳大利亚亨氏食品公司被曝其婴儿配方奶粉维生素B2超标以及泛酸未达标准。早在6月份,源自新西兰的“高培”360°婴儿配方奶粉(1段)也被检测出硒含量不合格。洋奶粉的质量没保证,严监管之下的美国仍有染菌甜瓜致人死亡病例,这些案例说明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即使制度完善、检测严格也不可能完全杜绝。

    面对时时被炒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大可不必“惊恐难安、人人自危”。一方面,就整体而言,各国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也在不断完善食品监管制度,除了自检自测外,每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也都会第一时间解决,如美国的甜瓜染菌事件,美国食品安全专家南希·唐利所领导的专家小组已经敦促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加快推出新的规章制度,严格相关食品的安全管理,以防止疫情继续蔓延;另一方面,在自媒体时代,社交网站、微博等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言论平台的同时,也在网友言论的聚集和互相印证的过程中严重放大甚或扭曲了信息,特别是那些负面信息,饱受非议的伦敦奥运会就是一例。

    伦敦奥运会期间,看网友的各种吐糟和看中国勇夺金牌一样令人欢乐。伦敦奥运会的确意外百出,挂错国旗、圣火熄灭、裁判误判等等令人错愕,但它真的像一些网友所认为的是“史上最混乱”的一届奥运会吗?恐怕未必。前几届如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真的比伦敦奥运会好吗?也很难说。只不过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表达和交流平台没有如今这么多元和顺畅,形成不了聚集效应。而时下,则是“三人成虎”,负面信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相互交流中不断被放大。因此也难怪有人调侃,“微博上惊涛骇浪,菜市场上风平浪静”。

    食品安全话题每每能引起热议也是如此。“民以食为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所以一有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特别是负面新闻曝出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扩大化,甚至如临大乱,似乎什么都不能吃了。基于此,有人开始怀念农耕时代,想当然地认为那个时候的食品都是安全的;有人开始羡慕国外,想当然地认为其他国家的食品都是100%干净,甚至“零风险”的。其实不然,这不过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美化了过去和国外,另一方面渲染了现在和国内。所以,在食品安全不可能达到“零风险”的现实下,除了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外,消费者也需要辩证地看问题,保持理性的判断,不要“没吃出病却吓出病”了。(梁瑜)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张裕农残超标为谣言 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变味

 

     食品安全标准,到底谁说了算?

 

     张裕“农药残留”门有什么启示?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