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120岁生日的国产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最近陷入了“农药残留”门。
日前,有媒体将国内3个品牌的10款葡萄酒送往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结果均检测出多菌灵或甲霜灵农药残留。其中,张裕葡萄酒的残留值最高。
多菌灵为美国禁用的农药,具有导致肝癌的风险。上述消息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极大震动,“张裕”股价急速下跌,8月10日截至收盘跌幅高达9.83%。
对此,张裕公司紧急采取措施,作出澄清,试图挽回负面影响。11日,该公司回应农药残留事件时表示,张裕葡萄酒中的两种杀菌剂,均极其微量,远低于欧盟葡萄酒及国家食品的标准。张裕总经理周洪江甚至称,一个人一生每日喝123瓶葡萄酒,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张裕公司还联合中国酒业协会召开媒体沟通会,称我国葡萄酒生产标准中尚无对农残的规定,即使按国外相关标准衡量,张裕葡萄酒农药残留仍远远低于欧盟限量标准。
8月13日,在卫生部例行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针对此事件发表看法称:“农药残留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是国际公认的。”“食物中农药残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它毕竟是农药。”
据了解,国家批准使用的农药多菌灵与甲霜灵广泛使用于谷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即使是在法国波尔多等产区,在一些多雨年份,每年使用农药也会达到10多次。
目前我国没有葡萄酒农药残留量的相应标准,只对其原材料葡萄的农药残留量有要求,为3毫克/公斤。
没有标准和规定的情况下,无法判别产品是否合规。国内葡萄酒检测标准在农残方面的缺失,使得国内没有权威标准可以对照,而只凭借原料标准是难以说服消费者的。
因此,有关专家呼吁:葡萄酒的农残限量标准应及时制定,不应缺失。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检测标准,让检测更科学,更公正。同时,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
实际上,不仅仅是葡萄酒,几个月前,立顿茶包也被检出含有农业部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
对于调查结果,立顿茶生产商联合利华(中国)公司立即发布声明称,联合利华中国生产的立顿茶系列饮品完全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是安全和合格的产品。
争论的焦点在于:如果只是符合中国标准,但不符合更高的国际标准,产品是否合格。有业内人士认为,立顿只是选择了较为宽松的中国标准,而达不到欧盟要求,这些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实质上已经威胁到消费者健康,这种“双重标准”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公。
而近日,吉林省长春、松原等粮食主产区突发二代粘虫灾害,大面积粮食作物将面临减产,部分农民的粮食作物绝收。
农药价格也在涨,“打药一公顷涨到300元!”面对虫灾很多农民非常惊慌,只要有药就赶紧用,这使得农药价格几天时间里涨了30%。这也引起一些村民的不满,质疑商家是在趁火打劫。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采访时说,二代黏虫防治不能早,不能晚,最佳防治时期就是6月中下旬的幼虫3龄期,进入7月上旬至下旬幼虫开始化蛹羽化,而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黏虫开始危害作物。“当地农业部门可能没有做好提前的预案,显然错过最佳防治期了。”
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改变事后监督的行为方式,要提前介入,提前预防,教育农民科学种植农作物,学会使用无残留、低残留农药。
这次张裕“农药残留”门,还可能使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品牌产生不信任感。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风波对于整个国内葡萄酒行业而言都是一个打击。或许会成为一个分水岭,促使相关行业标准出台的同时,农药问题可能也会成为未来企业质量把控的重要关口。
国内葡萄酒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去年起行业增速就出现下滑。在进口酒的冲击之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品牌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有网民指出,原来就不看好中国葡萄酒业这种承包制、采购制的种葡萄方式,复制了中国奶业那种急速扩张中采购原奶的模式,却埋下了定时炸弹。国外的名庄种植葡萄要求之严苛,决定了其产量绝不可能满足投资者与消费者所希望的成长率。但是,也就是这种极端严苛的要求,造就了诸如波尔多完美的分级制的百年传奇。酒商应该把产品质量放在数量前面,从而把握住质量关卡。
此次“农药残留”门发生后,张裕又是怀疑有“黑手”在幕后操作,又是坚称“每日喝百瓶也不会致癌”,对于此种处理方式,有关人士也建议:张裕其实本来可以更“淡定”一些。
一概否认不如适度反省。食品企业应向公众传达完整的信息,要检讨“个别”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同时,补上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短板。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