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清理党政机关违规公车之后,财政部20日发文,要求对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公车进行一次大摸底,包括公车的数量、排量、价格、用途、费用等都将一一统计清楚。此次清查的方式主要依靠各级事业单位的自查。
踌躇不前的尴尬,对公车改革而言已成习惯。众所周知,车轮腐败,积弊已深。公车改革每走一步,都会引来巨大的民意反响。虽然结局未必“迈出了一大步”,但民意期待仍很诚挚。
任何改革都始于调查摸底工作。公车改革的前提是对公车进行“登记造册”。“我国公车数量为多少”,一直以来都是个未解难题。在去年北京市治堵方案征集民意过程中,有关部门对公车数量问题的回答令人错愕——“这个问题很敏感,不方便透露”。
在此语境下,公众能够理解摸底事业单位公车数量的善意初衷,也似乎看到公车改革正在步入正轨。
但自查的统计方式,离民意期许显然还有距离。客观来说,统计事业单位车辆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想必也会很长,工作量难免非常之大,而每个单位公车数量问题又在不断变化。但是,既然是统计,就要把最真实的数据呈现出来。宁肯不统计,也不应要不真实的数据。数据不真实,何谈下一步的改革?
自查的短板显而易见:其一,若公车数量不透明,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监督,各事业单位的公车“自查”数量,或许很漂亮却未必真实;其二,自查的数据,往往会在民众的习惯性质疑下,难以被相信。截至今年6月,全国党政机关共清理出违规公务用车19.96万辆,对这个数字,许多网友表示“不相信”。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坦言,全国不到20万辆违规公车,这一数据不排除有打埋伏、漏报的情况。
“自查”的无力,需要出台配套措施。仅仅靠“自查”来完成统计,其实就是一种“懒政”。一方面,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剂,老百姓是最好的监督者,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以及每辆车的花销,应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要求公布;另一方面,对瞒报、虚报、漏报、打擦边球等情况,此次清理也应出台相应的配套处罚方案。
公车改革的阻力可以用“树大根深”来形容。这就需要更为缜密的制度设计和更加具体可行的改革方案,也需要从摸底阶段就开始做好每项工作。单靠自查,难以承载起民意期待。在统计工作完成后,还需出台刚性的法律法规,实现公车管理的法治化、透明化和制度化。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