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危机,恰恰是推动改革深化的动力

2012年07月31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历史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中国还是美国或其它国家,每次伟大的改革都是危机所逼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东西方共同经历了两场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变革。

    在西方,是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推动的供应学派经济改革。这场改革不仅让英美两国走出了前期经济危机——滞涨,而且还挽救了西方的自由资本主义。在东方,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运动。这场改革不仅让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经济格局。

    这两场近乎相同时间里的经济改革,还拥有相同的经济背景——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两者,在时间上,或有巧合,但从经济背景上说,危机是改革的必然前提。

    西方的这次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改变,又有哪些重要经历和变化,很值得回顾。

    这场西方改革的核心是,去国有化——私有化;去政府化——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去政府监管化——彻底的市场化。具体有四个关键经济目标,降低通胀、全面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行政管制。这几个目标让中国人感到似曾相识,这恰是我们正在确定的方向。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西方的经济改革过程也是如此。改革之初,英美两国经历了自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胀和失业率双双攀升,失业率一度达到8.5%,通胀率为17%。但最终失业率被改革所遏制,通胀被降服。上世纪80年代末,英美两国的失业率降到了5%以下,通胀率回落到3%以内,经济不断增长。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扭转了英美的经济模式滑向政府全面控制的危险,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由市场的魅力,也从本质上增强了两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这场改革的另一大成果是央行开始独立。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美联储1979年上任的主席沃尔克。在里根领导的经济改革里,沃尔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美联储任职期间,与通胀大战两个来回,把联邦基金利率一度推高到18%以上。同样的,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朱镕基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时,也曾铁腕治理通胀。

    在中国,改革开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回潮。一次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经济遭遇到严峻的困难。但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再次把改革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回潮出现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是否加入世贸组织(WTO)的问题引起了争论。

    从以上东西方两场经济改革的背景、经历和难度来看,没有经济危机、衰退甚至萧条,重大的经济改革几乎不可能发生,更难以成功。

    同样,以上两个经典案例都表明了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市场化。

    30多年来,在前20多年持续性的制度性改革推动下,中国经济始终持续高速发展;但近10年来,中国经济在制度性方面的改革几乎停滞,而且还出现了倒退的种种迹象,比如高税费、收入分配不公、行政审批和管制加强等。如果各种危机因素日积月累并相互叠加,那就难免会酝酿成危机。

    而最让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一旦这种利益格局被固化,要打破它几乎不可能。我们知道,一旦某种制度建立,总是会“有粘性地”保持现状。

    在中国,全国上下一直都不缺乏改革的共识,但缺乏改革的“动力”,而改革的阻力却在不断增大。与其说改革缺乏动力,不如说改革缺乏压力;而缺乏压力的根本是没有危机感。

    近十年来,各种经济危机的因素一直都在积聚,任何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化方向的经济行为,都是在“喂养”着经济危机这头怪兽。

    不过,我们也不必一味悲观,或许,中国经济再次改革的“伟大”动力,正来自于危机所形成的压力。

    我们厌恶危机和衰退的到来,但这毕竟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当危机、衰退和伟大的经济改革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就不再那么惧怕了。(曲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改革进入深水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仍需深入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