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中国利率市场化会选择美日哪种路径?

2012年07月27日 06: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年,极为关键的一年。因为,玛雅预言还没有出现任何征兆,但经济魔咒却已经开始笼罩全球。这一年,或将成为世界和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节点。这点,在今后几年才能得到确切验证。但截止到上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的重大变化已经开始显露其狰狞面目了。这个变化现在定义就是: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中国经济下行(包括其它新兴经济体市场)。

    2012年,中国经济与金融另一个重要变化的标志——利率市场化开启(还有汇率市场化)。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结局会怎样演绎?又会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变化?或者说,中国利率市场化会是美、日两国哪一种形式和路径?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无法阻挡。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使市场资金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过去几十年内许多国家先后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这对其后各国经济、金融变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美国和日本于1986年和1997年分别完成各自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美国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用了16年时间,而日本耗费了17年以上。

    两个利率市场化启动的背景,都是当时经济、金融现状和市场“倒逼”的结果。这与今年中国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背景完全相同。

    两国利率市场进程都极为漫长,均在16年以上。这表明这种过程复杂而又痛苦。在美国方面,其经验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确立了市场基准利率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创新、银行风险和资产管理提高、银行业务转型(也即利差减少中间业务增加)、银行业集中度提高等。在日本方面:主要表现的是,先后放松了三个方面的金融管制——外汇、利率和银行与金融业务。

    两国利率市场化的本质,都是政府放松或完全放开对金融业的管制。但美、日两国政府在此进程中承担了各自不同的角色,而这导致了其完成后金融业完全不同的结局与格局。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的不同角色,造就了美日两国各自不同的金融业结局与格局。在美国方面,采取的是较为彻底的市场化,也就是说是让市场“本色”演绎利率市场化。而在日本方面,政府承担了“护航”或称“护船团”的角色。政府指导思想是,“不能让任何一条船沉没”,也即不允许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倒闭。实际上,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全过程都有政府护航。

    政府的不同角色形成了两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完全不同的结局与格局。

    在美国方面,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严重的破产倒闭和重组风潮。在利率市场化并伴随的金融脱媒过程中,因经营困难而失败的商业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数据猛增。之前,银行倒闭数量基本每年在10-20家,利率市场化启动后商业银行倒闭逐年上升,高峰时期达到531家。在1986年美国利率市场化完成之时,成为美国银行业机构数量的一个标志性拐点。当年末,FDIC保险的银行总数为14229家,到2009年末商业银行机构总数仅剩6840家。美国在金融格局变化方面,1980年美国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市场份额中,商业银行占比接近60%;而到1998年,这个占比下降至30%。目前,美国的金融业和金融体系形成了银行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三足鼎立的金融格局。其中,间接融资的银行业仅占三分之一;而直接融资的债券和股票市场占据了三分之二。

    在日本方面,由于政府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把东方文化中“不放弃、不抛弃、不离弃”的观念表现淋漓尽致。用日本方面的说法就是,避免“市场暴力”。整个推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日本金融秩序没有发生混乱,日本的银行业结局几乎是“完美”的。据日本存款保险机构年报(2004年)统计,1995-2002年7年间,金融机构破产件数仅172件。而这172件破产案件还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日本政府“保驾护航”型的做法是极其“成功”的。

    在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上,两者同样有着巨大差异。美国方面只保证一个家庭10万美元的银行存款;而日本方面采取的是,全额保险制度。这点,日本几乎唯一的全额保险的利率市场化的发达国家。

    这个结局曾一直被日本普遍看作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标志。但之后19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逐渐暴露出来。而近年来,这个做法即便在日本也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国际上,更多学者把这种做法看作是“日本失去的20年”的根本原因之一。日本政府用避免“市场暴力”做法的本质,就是逃避熊彼得的“创造性破坏过程”。

    两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完全不同的结局与金融格局,成为两国在其后27年里经济产生巨大差异关键性因素。其后近30年里,美国经济依靠科技企业和新经济推动增长,而科技企业和新经济完全是依靠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支撑和支持的,它们与传统的商业银行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们都不属于商业银行信贷的“对象”。而反观日本,靠间接融资的传统商业银行只能支撑传统的行业。日本现有的金融业和体系,几乎只能维持日本领先世界的传统行业中的企业支持。而目前日本曾经领先世界的传统行业也有被韩国追上的迹象。

    日本经济停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护航”下留存了大量的“僵尸”银行,这些僵尸银行又在维持另一些“僵尸”企业。“护航团”几乎演变成“僵尸们”抱团取暖了。这点,现在连日本人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开始启动

    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式更是越来越严峻,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到7.6%,这已是第6个季度的连续下滑,并创出13个季度的新低。几乎所有的数据和迹象都表明,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靠投资、投资靠银行信贷、信贷靠货币超发“的增长模式的已经彻底终结。而2009年政府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至今成为确定这种模式终结的最强有力证据。在2009-2011年三年经济“救市”计划中,中国银行业总共投放25万亿的贷款。同时。M2广义货币从2008年末的47万亿增长到2011年末85万亿之巨,涨幅近100%。但结果却是,2012年仅过去一半,中国经济增速就开始“原形毕露”了。这种“变脸”速度可谓惊人。

    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形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外需急剧减少且可能继续减少、内需无力,剩下的仅能靠投资,而投资的规模和力度均受限、投资拉动经济的效率快速下降。中国经济可以在全球经济一片哀鸿情况下保持“繁荣孤岛”吗?中国经济接下来还能依靠过去的发展模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利率市场化,在全球,是必然趋势;在中国,是势在必行。中国经济已经没有更多路径可供选择了。从公平正义角度讲,政府的利率管制,长期隐蔽地剥夺存款人利益给国有银行和国企以及靠权力取得贷款的团体,这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性。根据天则经济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2011年这种隐蔽的转移使存款人损失了11573亿元。也就是说,银行与贷款人“合谋”不当得利11573亿元。而利率管制造成的金融抑制状态、资产配置扭曲同样隐蔽。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从官方的角度讲,正式启动是今年6月7日央行宣布三年半来首次降低利率,同时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1倍、贷款利率下浮0.8倍;紧跟着不到一个月又再次降息,后面一次不仅采取了非对称降息还再次下浮贷款利率至0.7倍。央行官员最近也宣称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官方被迫和被动地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了。

    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也是被经济和金融形式倒逼的。利率市场化,在实际的银行业和民间市场中早在两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了。银行业流行两年多的理财产品其本质就是利率市场的结果。而更早的被称作“世界金融史极为罕见”民间高利贷全国蔓延金融活动,更是利率市场化的“异常”表现和信号。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会选择美、日哪条路径和方式?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无法接受美国式的利率市场化路径。因为,中国政府不可能承受大面积的银行倒闭事件。也就是说,中国不会选择痛苦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尽管这是最正确的最有前景的方式和路径。

    或许,中国的决策层应该回归常识,人类经济史最伟大的发明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伟大发明的精髓,在于公司的破产倒闭并不影响创业者或者说企业经营者自身的家庭和最低生活,从而鼓励人们不断创业和创新。企业的自然破产倒闭是市场经济法则,是市场进化的必然要求,是劣汰而优胜的社会自然规律甚至是铁律。

    其次,中国也不会选择日本式路径。日本政府“不能让任何一条船沉没”护航式做法,在目前的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下,中国不仅不能承受这种经济成本,也无法承担各种政治责难。

    最后,剩下的唯一路径就是美、日两国的中间道路——“中式”路径。即允许小部分银行倒闭破产,更多选择政府主导下重组的办法。这符合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选择。近日,据新华社报道,银监会首次批准已停业多年的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实施破产,可谓是一个信号。

    在笔者的预见和逻辑里,这种“中式”利率市场化更接近“日式”结局与格局。笔者唯一的希望只能是,“中式”利率市场化不要成为仅换了“马甲”的“日式”利率市场化。

    判断中国利率市场化是否更彻底,完全可以通过即将存款保险制度中,个人存款是否全额保险作为依据。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开始,也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衰落”的起点。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经历程。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一次必须翻越的高山、越过的激流险滩。中国的银行业“衰落”了、但却更加健康安全了,中国的银行业“衰落”了、但金融业(非银行)站起来了。中国的银行业不可能承担未来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中国银行业“衰落”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崛起,是中国经济之福而不是中国经济之祸。完全不必也不应该担心害怕。(曲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与机遇

潘建飞:改革存款利率涉及金融之本

郝金刚:"负利率"的日子何时终结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