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新闻引起公众的关注:一是南京机场路两侧的上百棵香樟被挖出来后,种上新的香樟树,花费七八十万元;二是投入约8亿元、使用寿命不到10年的沈阳绿岛体育中心被爆破拆除了;三是贵州纳雍县5名代课教师每月只能领到25元的代课费。
这3条消息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许多涉及市政建设的工程,无论是铺路架桥、美化亮化工程,还是建标志性建筑、旧城改造等等,往往是地方领导“大笔一挥”定夺,哪怕建了又拆,拆了又建。这种长官意志导致的“折腾经济”,耗费了国家巨额财富,却使少数人“受益匪浅”。这也是此类事件在各地不断上演的重要原因。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生问题、民生工程往往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解决或实施。比如上述代课教师每月只领25元代课费一事,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被许多人视为“天方夜谭”。反观许多贫困地区的公务消费,却显得阔气得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就人均而言,我国仍处于落后水平,诸多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是受人民之托管理社会事务的公权机关,应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提高效率,运用最少的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然而,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我国公务方面的铺张浪费屡禁不止,其中尤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这“三公消费”造成的浪费最为突出。
公务浪费比比皆是,从本版刊发的读者来信也可见一斑。“三公消费”是“唐僧肉”,宠物狗都成为“座上宾”;为了考核达标,公款慷慨招待;干部忙着“慰问”上级,根本无心温暖群众;基层干部热衷串会请吃,目的为了交椅稳坐;浪费公款已司空见惯,节俭反而遭人鄙视。
此外,在享乐主义和公款不花白不花的理念诱导下,政府采购也往往出手阔绰,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建设的楼堂馆所没有最豪华只有更豪华,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政务开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居高不下,而民生支出捉襟见肘,社会公共资源浪费严重。公务浪费吞噬巨额国民财富。
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大对政府官员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遏制涉公事务中的铺张浪费之风,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民众利益,建设节约型社会。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