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去年年底延续至今的“烟草院士”争论再起风波。截至29日,近100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去年12月,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前不久,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中式卷烟”参评科技奖已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中国已经得了一个‘脏烟灰缸奖’,再也不需要一个肮脏的科技奖。”如今,在多方力量狙击下,“中式卷烟”已经退出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但更受争议的“烟草院士”仍然安然无恙。
其实,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甫一公布就争议声不绝。当时,即有26位院士联名质疑,请求重审;今年5月初,中华医学会等7家社会组织联合致函,恳请重新审议;如今,又有近100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至于坊间的反对声更是一轮高过一轮。
“烟草院士”的是是非非,该有个明确公断了。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不只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还在于其违背了程序正义和践踏了科学精神。一方面,针对谢剑平所进行的“降焦减害”理论,评审应由医药卫生学部来进行,而不是环境与轻纺学部。另一方面,所谓的“降焦减害”也经不起推敲,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国际科学界从未承认烟草“降焦减害”这一命题,我国政府签署已六年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烟草制品以“低焦油”、“低危害”欺骗误导公众。
谢剑平以所谓的“降焦减害”当选院士,危害不可低估,这等于承认“降焦减害”是科学。如此一来,烟草企业便可以打着降焦的幌子蛊惑公众吸烟,使人相信“降焦减害”,低估吸烟的巨大危害。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高达120万。这是令人惊悚的数据。抽烟高危害化、烟民低龄化,都值得担忧。而且,调查显示,我国四分之三的人群未能全面了解吸烟危害。很显然,如果放任“降焦减害”的伪科学大行其道,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受到蛊惑?
我国控烟难度大,在于行业阻力大。应该承认,烟草行业纳税高,统计显示,烟草行业中央税占中央税总额的8.32%,但别光看纳税高,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透露,每年我国从烟草生产得来的税收,少于吸烟带来的成本,负值大概是6亿;而烟草对国民健康和经济贡献值都是负数。控烟,刻不容缓,不仅是为了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更是为了百姓健康。要控烟,就需要从清理“烟草院士”、遏制“中式卷烟”参与科技奖评选开始。
“烟草院士”的是非,何时才有公断?面对坊间的疾呼、科学家的联名致函,相关部门还要沉默到何时?沉默,未必代表同流合污,也不等于就没有动作,但迟一点动作就会给公众造成多一些危害,而许多时候沉默往往就是姑息、就是帮忙。面对来自舆论与学界的正义呐喊,相关部门没有理由再缄默下去。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