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23日接听市民热线电话,3个半小时内接听了30个电话,刷新市长接听热线活动的纪录。这也是本届市政府领导班子第一次接听市长热线。
海珠区街坊李玉娟反映,南洲路后滘南边一巷5号住宅楼,早几年租给制衣厂用作工人宿舍、仓库,属于无证经营,还存在安全隐患,反复投诉没有得到解决。另一街坊李先生反映,番禺区桥南街蚬涌村有非法建设,已经反映了三次,而今违法建设还在继续。
对此,陈如桂副市长感慨地说,职能部门互踢皮球致使市民反复投诉的现象,让市民很无奈,也感到绝望,听完觉得“心里很难过”。为了给“绝望”“受伤”的信访人信心,陈如桂副市长两度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
其实,广州历届领导因为职能部门不作为而难过、震怒的事已无数次。就在不久前,市委书记万庆良在广州党代会上感慨地听到有居民家里一年水浸18次“心里很难受”,副市长曹鉴燎感叹“现在老百姓办一件合理的事情都很难”。职能部门难道就无动于衷?
说起来,平民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到政府部门办事不太难,合理诉求能有人理,就欢天喜地了,甚至还感恩戴德。但是,某些政府官员、职能部门却习惯于高高在上,对百姓的合理诉求爱理不理,能拖就拖。最后,本来是职能部门举手之劳的事却成“老大难”,要投诉到市长热线,每次大接访都“热闹非凡”,丢不丢人?再说,“老大难”一旦市领导批示或发火就神速解决,职能部门平时不是懒政失职,又是什么?
记得前任市委书记张广宁曾因一起群众投诉噪音扰民30多次未获解决的事而发怒说,“有些部门只要涉及职能稍微调整一下,个个都很认真,生怕触及切身利益,权力一点都不愿放。真把权力赋予他,他又不好好履行职责,群众意见最大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无疑点中了某些部门的“痛处”。
市领导已经反反复复“心里难过”,一再强调要落实职能部门“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但是,对百姓诉求相互推诿、熟视无睹的问题还是反复重演———只要不动到官员的乌纱帽,开多少会,发多少文件,大接访多少次,再加上领导一次次“心里难过”或震怒,已经证实都无济于事。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落实强力的问责机制,真正将履职考核与官员乌纱帽挂上钩,用铁手腕治理政府职能部门的懒政,才可望铲除官僚作风的沉疴。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