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中秋遗梦,渐行渐远的文化背影

2011年09月12日 06:49   来源:红网   董永亮

  中国的中秋,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也是一种质朴敦厚的故园情感寄托。

  怪不得散文大家林清玄先生感叹:“先几番兴谢,再几度浮沉。问谁是人生,圆满如秋月。”

  在这个承传“每逢佳节倍思亲”基因的群体记忆里,于一个推崇天人合一思维的国度视野中,年年岁岁轮回更替的中秋,正是对满含饱蘸岁月、沧桑人事变迁哲理诗的验证诠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你我的中秋思绪,渐渐地从抛满晴光银辉中秋语境的璀璨诗句中溢出,停落在尘封许久却终感亲切的有关中秋节维度情结的故邦原乡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泼墨挥写的是天涯游子中秋之夜眷恋故土的魂牵梦萦;“天上一轮共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道尽了断肠人对中秋佳节魅力底蕴的情有独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古仁人牵记祝福苍生黎民的豪迈心胸。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于是,在这个星露满天、清风徐来的中秋夜晚,古人、今人和未来的人,沐浴在“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荣耀赐予中,回味着年代久远的故事传说,领略着心旷神怡的鲜花芳菲,品尝着敦厚甜美的月饼夜宴,盛满对故乡、亲人、国家的爱恋祝愿,把酒问青天,好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画意诗情。忍不住一声长叹:中秋如人生,博大而精深!

  呜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如歌,人生似梦。曾几何时,物欲横流驱散了这个民族曾经沉醉艳羡的中秋赏月时光,泡沫潮汐过后总是急功近利的惆怅迷茫。虚拟繁华常常使你我迷失了真实的自己而陷入“今夕是何年”的困惑彷徨,钢筋水泥却不时勾起炎黄子孙对祖先中秋拜月图景的景仰及于时下人情淡薄的感伤。神舟飞天击碎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的浪漫飘渺,却也黯淡了专属于我们的泥土清香。当天空中的月亮坠入漫漫黑暗,明日黄花在这个追腥逐臭的世道上肆虐泛滥,桌上的月饼变了滋味,我们的中秋节也就缺失了往昔隽永耐读的力道可供回味。倾听昨日往事的荡气回肠,直面如今游戏的刻意模仿,后人们常追问历史:“乡关在何方?”因为梦回中秋,只看到前人们遗留的文字篇章。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跃然纸上的是叶落归根感恩桑梓的赤子深情;“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凝聚氤氲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士者风情;再吟一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一种憧憬花好月圆、感慨离愁别绪的忧乐天下之情发挥得畅快淋漓;重谱一曲“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血液至今流淌在国人的心里。中秋节,您让“家和万事兴”的唯美理念薪火相传,您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智慧常识成为常态,您把“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家国情感承载弘扬。

  古人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我说:“你我的中秋遗梦,渐行渐远的文化背影。”

  还原中秋节吧,因为节日、文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份量价值也会使这个民族和我们自身的生命历程变得有底气。在这个熙来攘往的现代社会中,只有珍藏保护一份心灵深处的质朴美丽,你我才会拥有一个存续永恒的别样财富天地。

 

相关评论:

 

赏月佳会,映照千里

 

中秋节的情感牵挂何以寄托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