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首发经济魅力在于“新”

2024-12-23 15: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6月19日,永辉超市首家经过胖东来调改的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恢复营业,当日销售额达188万元,约为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的13.9倍;8月20日,首款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即引发轰动,目前全平台销量2000多万份;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发经济正在今天的中国蓬勃发展。

  所谓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明年重点任务时,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提质升级趋势明显。作为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首发经济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于“新”,它高度依赖创新。本质上,首发经济是以创新丰富供给、提升供给,以供给创造消费、激发新动能。

  那些契合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一旦首发,往往能够引起消费热潮,不仅为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也会促进行业创新发展。首发经济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它不只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从终端产品向产业链各环节延伸,从消费型首发向生产型首发扩展,从单一商圈向多业态生态圈发展的重要驱动。

  首发经济无疑是一个地区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开放程度等多方面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多年前率先提出“首店经济”的上海,以及北京、广州、重庆和天津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是深圳、成都、杭州、南京、苏州等一线和二线城市,近年来纷纷出台支持政策,首发经济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品牌和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正是对彼此投下的“信任票”。

  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首发经济并非大都市的“独角戏”。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既可以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也有利于集聚品牌资源、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供给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各地发展首发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当地资源禀赋和本土特色文化,实现差异化布局。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期待这一政策文件早日发布。

  企业在首发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是品牌塑造者和市场推动者,也是首发经济生态圈的构建者。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优胜劣汰是商业竞争的常态。企业一方面要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等方面创新探索,锻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推进品牌和城市文化相融合,持续深耕本土,从而将“首发”真正转化为“长红”。

  不同地方发展首发经济,不能千篇一律,但为企业创新、品牌成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共同的方向。无论是推出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激励措施,建立服务绿色通道,还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城市和企业共同努力,首发经济才能向新而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增动力、添活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首发经济魅力在于“新”

2024年12月23日 15: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6月19日,永辉超市首家经过胖东来调改的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恢复营业,当日销售额达188万元,约为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的13.9倍;8月20日,首款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即引发轰动,目前全平台销量2000多万份;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发经济正在今天的中国蓬勃发展。

  所谓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明年重点任务时,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提质升级趋势明显。作为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首发经济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于“新”,它高度依赖创新。本质上,首发经济是以创新丰富供给、提升供给,以供给创造消费、激发新动能。

  那些契合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一旦首发,往往能够引起消费热潮,不仅为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也会促进行业创新发展。首发经济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它不只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从终端产品向产业链各环节延伸,从消费型首发向生产型首发扩展,从单一商圈向多业态生态圈发展的重要驱动。

  首发经济无疑是一个地区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开放程度等多方面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多年前率先提出“首店经济”的上海,以及北京、广州、重庆和天津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是深圳、成都、杭州、南京、苏州等一线和二线城市,近年来纷纷出台支持政策,首发经济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品牌和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正是对彼此投下的“信任票”。

  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首发经济并非大都市的“独角戏”。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既可以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也有利于集聚品牌资源、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供给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各地发展首发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当地资源禀赋和本土特色文化,实现差异化布局。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期待这一政策文件早日发布。

  企业在首发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是品牌塑造者和市场推动者,也是首发经济生态圈的构建者。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优胜劣汰是商业竞争的常态。企业一方面要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等方面创新探索,锻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推进品牌和城市文化相融合,持续深耕本土,从而将“首发”真正转化为“长红”。

  不同地方发展首发经济,不能千篇一律,但为企业创新、品牌成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共同的方向。无论是推出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激励措施,建立服务绿色通道,还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城市和企业共同努力,首发经济才能向新而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增动力、添活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刘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