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临近,月饼销售进入旺季。与去年同期相比,受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上涨以及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等因素影响,今年市场上的月饼价格普涨5%至10%。价格升高并没有带来消费者的满意,很多消费者大呼找不到童年的回忆,月饼仅仅成为馈赠的选择。
都说中秋最相思,但是,越来越豪华的月饼却让很多消费者大呼找不到童年的回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和背离。
当前,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月饼过度包装仍然存在,价格水涨船高,月饼消费成了面子消费。如不少酒店推出了同名品牌的月饼礼盒,这些礼盒大多有着奢华高档的包装和尊贵的价格,从160元到2088元不等。怎能不让消费者产生“月饼早已不再是自己儿时心念的零食”的心态呢?
美好的祝愿和贴心的情谊关怀才是中秋的感情纽带,更是游子寄托乡愁的节日载体。月饼的过度包装是导致中秋节异化为“月饼节”的重要诱因。因为在过度包装之下,我们看到的是变了味道的人情,是异化了的中秋,更是被商业和功利裹胁的民俗传统。并且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过度包装涉嫌商业欺诈,有损消费者的权益;从社会角度来看,它浪费公共资源。
正如专家所说,当务之急是收复失守的传统节日文化阵地,让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化的土壤中找到新的生命力,还中秋节和月饼一个本真面目,否则当中秋节失去了嫦娥奔月、月是故乡明,而只剩下送来送去的月饼时才是传统文化的悲哀。
在月饼过度包装日益蔓延的当下,在中秋节表面热闹而内涵空虚的事实面前,进行反思是一种必须。也就是说,应避免被热闹的景象、表面的狂欢等现象抽空节日的内在精神实质。必须明确,只有充足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先生曾指出,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而情感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会为满足外在的物质利益所替代。因此,难见“情感牵挂”只见“过度包装”的“月饼节”,追问和反思并不多余。
(作者系教师)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