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于今天落下帷幕。激昂的歌声、欢乐的舞姿,将浦江两岸这5.28平方公里的锦绣定格。
百年世博梦,最炫中国红。在过去的6个月里,上海世博会创造数项历史之最——规模最大,参展国家及国际组织最多,参观人数破纪录。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的标准如此之高,此后我们甚至要用几十年去达到它。”上海世博会之于中国的意义并不仅止于这些历史记录,那些来自世博会本身的“低碳”、“创新”、“包容”、“共生”的发展理念,8年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凝结而成的“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办博精神,被认为是世博会给予中国的最大财富。上海世博会将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世博会后,改变将会发生,经济转型、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城市,将让生活更美好。是的,改变将会发生,问题是,它将如何发生?那些被广泛认同的发展理念,以及在5.28平方公里“微型城市”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如何复制到更多的城市?如何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期待有所改变,就必须彻底变革。世博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支点,然而,要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打破现有的观念,突破体制的桎梏,如果惟GDP论英雄的考核方式不变,没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来自社会的更广泛监督,即使有世博会这样强有力的支点,中国经济也难真正走上稳定、协调、高效的科学发展轨道。
从1995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今年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路”已经走了15年。经济转型之路艰难的背后,是干部考核、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体制改革的期待。
“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是上海世博会的关键词,也是上海世博会得以成功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本身就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共和国60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社会转型,60年前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步引入社会主义道路;30年前的经济大变革,释放了社会生产力,催动中国走上经济持续高增长之路。今天,我们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单纯的促进经济增长转入平衡、协调发展之路,让全民分享经济改革的成果。
“以人为本”并非西方舶来品,两千多年前,“和为贵,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的中华智慧,早已昭示——国家政治,以民为本。然而,千百年来,尽管“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不断被丰富、被提升,但中国社会“以人为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距离之下,是民生制度的部分缺失。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在经济领域,用改革保证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实现绿色发展;在社会领域,用改革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实现包容性增长;在政治领域,用改革维护公平公正秩序。而站在上海世博会这一历史转折的支点上,惟有坚持改革,世博会历经159年积淀下来的人类发展智慧,中国8年探索凝结而成的办博经验,才能得以更好发扬。世博大幕落下,中国改革深耕开始。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