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不应该只是一首歌

2010年10月17日 08:14   来源:红网   无敌

  重阳节刚过,老人问题是我们常常议到的一个话题。

  尊老、敬老、爱老,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因为一来我们的现在,是一代一代的老人们创造的,这种创造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就构成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繁荣。每一代人都是既承接上代,又传给下代的中间代。每一代人为社会、为子女发挥完自己的光和热后,就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这个接力棒传给他的下一代,他们就要颐养天年。老年人晚年的幸福,就靠现在的中年一代提供;二来任何人都有老的时候,长生不老的神仙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中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要老的!这是历史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我们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多,底子薄,社会养老机制到现在也没有健全,大多数还是靠家庭养老,靠子女赡养老人。所以,老年人晚年生活能不能幸福,绝大多数权力掌握在他的子女手里。子女的孝与不孝,就决定了老人的晚年幸福与否。

  老人的晚年生活怎样才算幸福?有的子女认为不缺吃,不少穿,就行了。这种认识其实是非常片面的。老人也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有对亲情的眷恋。而且越老越舔犊情深,也越想多见自己的亲人,也越思念自己的儿女孙辈。所以,我们的古人就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教导,在古剧“曹庄杀狗”里有贵为一国大夫的曹庄为了奉养老娘晚年而辞官不做,砍柴为生的例子。在很多古小说中,我们看到,老人在一个家庭里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母,《杨家将》里的佘太君,《说岳全传》里的岳母等。无不是在一个家庭里一言九鼎的人物。

  时代进化到现在,老人在家庭里的地位下降了很多。有经济独立能力的老人,不用花子女的钱,还好一些,农村的老人,到年老时经济上得仰人鼻息,就难免过几天低声下气的日子。农村中有个俗语说:“皮袄烂了没放处,人老了没坐处。”就是一些没有经济能力的老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干不动活了,只能吃了,就成了梁山上的智多星——吴(无)用!也就成了有些儿媳口中的“老不死”。

  人老了,自觉来日无多,对自己儿女的思念是正常的。可现在的人,绝大多数都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生活。他们为了自己儿女的上学,费尽了千辛万苦;为了自己的小家庭能够过的如人,为房子,为车子,为票子,而四处奔波;一天到晚,一年四季,脑子不得空,双手不得闲,自然就冷落了家里的父母双亲。有的数月忘记给打个电话,有的一年见不到人影。古话说:“儿走千里母担忧”,逢年过节,生日过会,父母只能心里思念,嘴里念叨。由于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引起了一些音乐工作者的重视,编了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唱出了多少老年人的心声,唱出了多少社会现实。

  这首歌虽然唱红了祖国大地,但似乎并没有改变多少现实,没有挽回多少儿女的回家看看的欲望。有多少老人还在空巢里想念着多时不见的儿女?有多少老人还在掐着指头计算着儿女有多少时间没有来了?他们不是期盼儿女的吃穿,仅仅是想见一面,想看看儿女的容颜,想与儿女拉拉家常。我就亲眼见一位80多岁的老人,抱着女儿的腿,要求与她住一晚,娘儿俩说一晚上话。但终因其太忙而没能满足这个小小的要求。

  的确,现在的人太忙了,压力太大了!当忙到连与母亲住一宿的时间也没有时,这就令人悲哀了。当忙到连回家看看的时间都没有时,这就成了社会问题了。老人一生过的不容易,也是和我们现在的人一样,为儿为女操劳了一辈子,临到老了,连见儿女一面也难,能不令人叹息?

  社会啊,能不能宽松一点,让儿女有个回家看望老人的条件?儿女啊,也会有老年时候,能不能把对自己儿女的爱心移到父母身上十分之一?使父母久渴的心得到些雨露的滋润?

  重阳节的日历又刚刚翻过,我希望“常回家看看”不仅是一首歌。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