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东北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催问是否订好了火车票,儿行千里母担忧,家乡人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常回家看看。这世界上还有人不愿意回家的?恐怕得看怎么定义“家”这个概念了。对于不少乡镇干部来说,他们的办公场所在乡镇,可是家却安在县城里面,工作生活两头跑,往往是顾得了头,顾不得脚。群众有实际问题需要反映时,这些干部的办公室大门往往是“铁将军”把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工作方式,让地方民众给这些干部起了“走读干部”“候鸟干部”的绰号。
这些干部不仅“走读”,还很“宅”,喜欢“宅”在办公室里,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玩玩网游聊聊天,几年下来,走进乡里,可能很多村民都不识这位领导的“庐山真面目”。相信村民在遇到难题、却求助无门的时候,最想对这些官员说一句:常回家看看。
据《成都商报》报道,日前,四川巴中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副科级以上的干部每个月必须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或成长地的村或社区,住两天以上,加强同父老乡亲的感情交流、工作联系,并要向所在单位写个人心得体会。出生地或成长地不在巴中市内的领导干部也要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基层作为长期的联系点,工作重点是做好政策宣传、调查实情、结对帮扶、化解矛盾、促进发展。这种用硬性规定把走读干部“逼回家”的方式,看着有点寒心,压根儿就不回“家”的父母官,还何谈了解民生疾苦、百姓需求。
看到这些干部的所作所为,不由得想起了小岗人为了“留住”村党支部书记沈浩三次摁下的红手印。沈浩的家原本在合肥,离别了妻子、老母、女儿,自己却实实在在地“安”在了小岗村,把心留在了小岗村。“他用脚步丈量小岗的蓝图,鞋底总是沾满泥土;他同村民一起修路,双手磨满水泡;他为小岗发展殚精竭虑,为群众冷暖万般牵挂……”看到这些文字,希望那些总不回“家”的干部们能有所自省。
“走读干部”应该怀着常回家看看的心,可这光有一颗红心还不成,还得有实际行动做支撑,光靠写心得体会还不够,还是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如此不空着手回家的“父母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戴。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