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副主任邵宁透露,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国企向两个方向集中: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均属于公益型国企。邵宁指出,由于该类国企在经营上普遍处于垄断地位,未来改革重点在于提高透明度。(12月12日《新京报》)
坐拥垄断资源,打着市场的牌———在垄断社会公共资源时,强调垄断带来的全民红利共享;在利益分配让渡,谈及企业公共责任时,又强调企业的市场盈利地位以及个体公司责任———一手垄断,一手市场,这样复杂难辨的垄断表情,公众再也熟悉不过。现在,在国家反垄断调查的利剑所指之下,一直坐拥垄断资源“闷声发大财”的两桶油,包括电网、通信等垄断行业,突然要转身做公益型国企了。这样的转身,在见惯“拿着高额的垄断暴利”却总露出满脸委屈样的垄断表情之后,实在不能不让人莫名惊诧。
由垄断国企的主管部门国资委出面表态,要将垄断国企向公益型国企转身改革,防止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承诺企业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提高国企透明度,引入价格机制、服务标准,进行成本控制……这些改革倘若能够落地践行,当然是服膺于公共利益的好事。
但公众之所以莫名惊诧,并非是改革的初衷与目的不好,而是当垄断企业自身都沉浸于身份与角色的混淆中不能自拔,当“一手垄断为公共,一手市场为利润”的说辞辩解,长期为垄断暴利提供着合理依据时,这种由垄断向公益国企的转身,倘若不能以让渡民生的实际行为作为注解,恐怕很难收获公共信任。
要厘清垄断与市场的问题,首先当然要了解什么是公益型国企。“企业社会利益高于经济利益”,这是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对公益型国企其中一个表征的解释。有观点也认为,公益型国企顾名思义,应该是从事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业,理应将服务公众作为最高目标。可问题往往在这个时候又回到了开头。比如,有经济学家就认为:“现在再来讨论国企到底要不要完全做公益,完全不挣钱,那是不是又回到了改革最初的路,这么多年的改革都白做了?”
到底该公益为民还是赚钱走市场,这是垄断企业长期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也是公众对“国企不赚钱也骂,赚钱也骂”的根本原因。但很显然的是,国企改革,本是为剔除低效与冗余,从而通过绩效改革、成本控制、提升企业市场活力等方式,让亏损的企业走向盈利,赚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而不是为了从公众身上,依靠垄断获取暴利。
同样,要国企做公益,作为国企的本职之责,当然是要以经济利益让渡社会公共利益。但这么做,并非是让企业不赚钱,而是倒逼垄断企业用看得见的透明机制,提升效率、控制成本、提高服务标准、进行价格控制,这些方面改善了,价格便可以控制在更合理而非暴利的范围,改善的服务更可以让人感受到公共改革的诚意,这未尝不是反哺民生的一种。即使需要企业承受政策性亏损,作为全民所有的国企,是将利益直接让渡于民,还是通过赚取巨额利润上缴红利进行国民利益再分配,在公益为民上,两者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垄断转身向公益国企有多远距离?倘若垄断企业始终不能厘清垄断与市场的身份错位,始终不能走出赚钱还是公益的逻辑怪圈,这样的长度只需要用民心来量一量,就知道会有多遥远的距离。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