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这是一个当下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改革”这个字眼,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载歌载舞”、“掌声如潮”相比,时下却显得有些窘迫与纠结。有的人大声疾呼,有的人漠然无视,甚至是后怕和惶恐。为什么仅仅时隔短短一二十年的光景,人们的心态却如此大相径庭呢?
当下,无论经济领域,抑或社会、文化、思想层面的一些困扰和阻隔,如果不改革,恐怕都是难以跨越的,有的即使绕行也走不通。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这样感受改革的:水务一改,水龙头没有变胖,水价却拉高了;一改革电力、能源,结果是电价涨、煤价飞、油价高……于是乎,哪个领域一提“改革”,老百姓神经就绷紧。
还有,“从高不就低”的“国际标准”,时常被贴上冠冕堂皇的“改革”标签,于是各种涨价理由也就与“国际接轨”了。“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品质”等口号之下,“强迁强拆”、“圈地运动”也成为了跨越“未来”的刺耳笛声。曾经备受欢迎的“改革”,怎么就成了百姓心头的痛楚呢?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吗?
“需要改革,却又害怕改革”,这种社会心态特征如果长期存在,弥漫久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恐怕是难以忽视的。
我们坚信这个事实: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我们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物质生活层面。我们三十年来一直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已稳然坐上,确实成就斐然,堪称奇迹。
我们在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国进民退”的现象导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失衡,垄断利益群体社会责任感普遍缺失,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因社会管理和治理方式方法不善而出现的群体性事件频发,还有“消费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带来的价值观混乱和道德滑坡……
如此种种的矛盾,有的是可以在发展中解决的,也有的是发展的车轮难以穿越的。假如任由这些矛盾不断累加,往往会造成社会危机,届时再回头“倒逼”改革的话,改革的难度必将加大,付出的代价也注定高昂。
其实,经济层面面临的一些问题,诸如,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结构欠合理、城乡发展二元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等,更多地还是要从改革体制机制的方向上寻找“解药”。毕竟,改革是要对利益动刀子的。
既然我们坚定地认为,今日中国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真正的动力来自于改革,“十二五”规划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其本质也是改革,那么,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动力与基础源,其方向性目标在哪里?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相比,我们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综合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时空变了,改革新的突破口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赞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等专家学者的观点,那就是要突破既得利益格局。
笔者同时注意到,以加大力度突破既得利益格局作为新一轮改革突破口的思路并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的层面。1月17日,新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媒体见面会上就强调,接下来的改革需要勇气,要突破既得利益格局。他表示,改革与政府转变职能密切相关,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东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是既得利益格局。广东有决心突破这个格局,尤其是突破与科学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府部门权利和利益格局。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如何把改革开放成果转化为民生提高的现实,让发展成效为百姓共享,依然可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点话题之一。应当说,“突破既得利益格局”的改革方向让人们看到了破解关键症结的曙光。
宋代学者程颢有句名言:“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安定与衣食富足是人民的最大愿望,邓小平察民心而思改革,以他的远见和胆略,带领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以求发展经济,是中国逐步实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增长与民生改善的梦想。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民本思想”的旗帜,要求以念民、利民、保民为执政的基点和重点,这本身就是一种继承和发展。
我们必须有勇气触碰改革的深水区,立足民生,破解既得利益格局,让改革成果切实转化为民富民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改革要有触及自身利益的勇气
转型升级必须勇于创新
“宁可牺牲发展速度”的发展理性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