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完善社保体系才能有效化解“用工荒”

2012年01月28日 06:54   来源:红网   张洪泉

  往常此时,很多农民工已经开始打点行装坐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出门打工,而今年却冷清了许多。很多人不愿意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了。而“招工难”与“用工荒”这对孪生兄弟从2003年就开始交织在一起,目前仍然没有分开。而今年不同的是,“招工难”与“用工荒”已经从沿海蔓延到内地。(1月26日中广网)

  年前春运忙,年后“招工难”、“用工荒”,这几乎成了最近几年不变的话题。纵观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难发现,企业不是缺乏工人,而是缺乏廉价的产业工人,而那些企图继续盘剥农民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南方人的精明、国家政策的扶持外,使用大量廉价的农民工,剥夺着农民工的养老和医疗等基本保险,让南方一些企业攫取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迅速进行了大量原始积累,也给社会保障体系留下了巨大的社会欠账。

  而在农民工生活的城市里,衣食住行都处于一个相当恶劣的环境中。农民工薪水低、没社会保障、“衣食行”成本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住”则更是让人看了心酸,北京的地下室、深圳的城中村、上海的群租房,都成了农民工、外来人的栖息地。尽管居住条件如此简陋,但还经常遭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整治”,因为他们的很多行为跟那个城市不“和谐”。

  农民工和外来人除了体制上无法融入城市外,还有一些地方人为制造生存环境壁垒。2011年,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唐泰来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强调采取措施让外来人员离开深圳,具体建议是设置生存环境壁垒,建立“外来人口间接过滤机制”。而深圳市政协委员的这个提法,和此前北京市人大缩减“低端劳动力”的建议遥相呼应。

  在农民工无法融入长期打工城市的同时,是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家乡经济的腾飞给农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让这些有思想、有技术、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工,迅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而事业小成后,又给当地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新农合的推出,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行,更给农民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北工资待遇差距也越来越小。除了农民工夫妻两地分居外,孩子的上学、父母的赡养、回家成本过高等问题也越发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想继续使用廉价劳动力已成梦想。在进行多方面的利弊权衡后,更多的农民工选择了在家就业、自主创业。

  面对“招工难”“用工荒”,企业到该反思的时候了。觊觎廉价农民工、短期工已经为昨日黄花,“用之就招、不用就赶”更是一种短视,必须通过落实《劳动法》实现同工同酬,给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障,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唯有此,才能彻底解决“招工难”“用工荒”。

 

 

相关评论:

 

“留守儿童”是用工荒背后的真问题

 

“用工荒”呼唤用工模式转变

 

用工荒:中国社会“成长的烦恼”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