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此时,很多农民工已经开始打点行装坐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出门打工,而今年却冷清了许多。那么,农民为什么不愿走出家门呢?山东聊城莘县的农民邵建忠搂着6岁大的儿子说,以前一直在深圳的某电子厂打工,今年却不想再出门了,最大的因素就是孩子,他每年只能见到孩子一两次。(1月26日人民网)
每到春节过后“用工荒”问题都存在,而今年不少地方年还没过完就抢先举办招聘会,在工资待遇上也给予特别的关照,可是农民却难以迈出家门的腿,这其中有农村收入提高的原因,有自立门户当老板的原因等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代教育扶养的原因。
农民工没有固定的职业,那里能挣钱就出现在那里,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此种谋生方式,对于单枪匹马者来说无所顾忌,而一旦有了后代,就有了牵挂。如今要说对农民工的关照政策不少,但是住房、就学等问题要解决始终是个难题,尤其是户籍堡垒这一屏障,使农民工怎么难与城市人同处一地位,因而子女成了一大包袱,不能同行、同住,只能将这一“包袱”放在原籍地。
父母不能带着子女在身边,让其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戚托管,很难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由此带来不少的问题,由于缺乏直系亲情的温暖,许多孩子萌生了“自己不如别人”、“被人遗弃”的思想,悲观情绪直接影响到在校的学习成绩和健康成长。又因为托管者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引导不得法等原因,有的把网吧当作家,有的性格孤僻不合群,甚至有的从小就养成了不良习惯,隔代教育弊病颇多,“管教难”、“健康安全难”、“学校与家长交流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原籍地政想了不少办法,出台了不少举措,但再怎么说也没有父母在身边那以体贴。
农民工在外做最累、最脏的活,辛辛苦苦为了什么?在维持生计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苦后代,子女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如果顾及不到自己的后代,即使再有利可图也会慎重选择。因而,外出打工到了一定的期限即使再有钱赚,也不得不停住自己的脚,为自己的孩子着想。
农民工是城市劳动力的有力补充,不说其它,就是短短的春节假,离开农民工的日子也不好过,早点买不到,苦力找不到,但是农民工存在的最现实的子女入学、入园、高考等等问题,却还未真正摆上与城里人相同的位置。
用工荒蔓延,不是农民不想出门挣钱,而是后顾之忧问题难以解决,要解决用工荒不能只是提高工资收入,不能只考虑到农民工本人,还得看远一点,看深一点,下大力解决其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