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迎财神”的烟花爆竹不出意外地响彻申城。尽管暂无实时环境监测数据加以证实,但“PM2.5”的联动上升也不存在什么意外。
据多家当地媒体报道,大年初一1时,目前北京市唯一公开PM2.5研究性浓度数据的监测站——车公庄站,PM2.5的小时浓度峰值达每立方米1593微克,而除夕18时的这一数值仅每立方米20微克——短短7小时内飙升近80倍。从既有数据看,去年除夕到元宵,北京空气质量超标的5天中,燃放烟花爆竹为主因的污染日有3天,分别为初一、初五和十五。
可见,放炮仗的“火药味”浓度与可入肺细微颗粒物的排放量属于一对“正相关”。相比龙年正月初一,年初五的燃放状况依旧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北京外,多数大城市只是还未发布PM2.5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PM2.5在阵阵爆竹声中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对于PM2.5这个年终岁初的热词,人们往往热衷于何时披露以及数据真实,而探讨如何预防PM2.5超标的事宜,反倒显得不那么紧要了。其实,在关注PM2.5数据的同时,每个人或许都该想一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尽己所能,减少排放有害颗粒物。显然,少放点鞭炮礼花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减排。为了社会环境,也为了自身健康,我们能不能做到在大年初一、初五、元宵等传统佳节,像控烟那样有节制、有理性地燃放烟花爆竹,让PM2.5的浓度不至于同时暴涨呢?
真的期望,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乃至明年春节,在上海等更多城市监测并公布PM2.5的大势下,这种致病的微粉细尘能与烟花爆竹“脱钩”,一大批有觉悟的公众能在污染物减排中彰显合力。
相关评论:
爆竹声息,传统节日如何传承
在热闹、璀璨和PM2.5之间
关注PM2.5后 更该告别鞭炮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