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公众为何不满“金融业收入No.1”

2011年12月04日 06: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劳动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公布了相关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行业企业间差距、城乡间差距、地区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这四方面的工资收入差距近年来都在不断扩大,应引起社会重视。

    报告还指出,我国行业、企业间工资差距继续扩大。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12月2日《人民日报》)

    当前工资收入差距加大,无形中造成贫富差距扩大,长此以往,难免会演变成社会问题,对国家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相当不利,对此种现象切不可掉以轻心。

    其实,对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收入较高,平均工资在行业间排No.1,我们并不用惊诧和慨叹。钱赚得多,企业多发些工资也正常。毕竟要调整收入分配的弊端,要依靠政府的税收等机制来进行,靠金融业内部的自我约束,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前,社会公众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高薪酬问题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业的劳动报酬,特别是金融高管的薪资,是否与中国金融业的行业管理水平、竞争力、企业服务质量、社会责任担当和行业健康水平相称呢?国内外一直警示的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存在的各种“风险”,他们有什么应对举措和有效治理?

    此外,当前资金供需矛盾的局面催生了各类借道理财和所谓“创新”的“影子银行”,甚至还有国有商业银行充当高利贷的“掮客”。那么,整个行业系统在防范风险传递以及有效监管防控上面都做了什么?

    其二,金融业拼命地发“高工资”,无论工资水平的增速还是增幅均已成为各行业的翘楚,那么,有钱“花”的上市企业为什么还一再推出天量的再融资方案到处“圈钱”呢?

    银行从来不缺钱发工资,资金面一紧张,就拿“再融资计划”来解决,并且频率相当之高、金额相当之大,怎么对得起投资者?有人预计今年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将突破4000亿元,你们“补血”难道要我们埋单吗?

    其三,与烟草、电信等行业一样,金融业的高收入背后也有两个字在支撑——“垄断”。中国的金融业仍具有强烈的“垄断性”特征,制度赋予的权力使它们可以控制产品的价格、肆意增添收费项目,资源的强力拥有使得金融业内即使有竞争,也是“有默契”的竞争。那么,国家是不是能在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方面再加把力呢?因为金融业的肌体即使再“胖”再大,也是“虚”的,更不要说参与国际化竞争。

    垄断是导致当下金融业收入畸高的深层次源头。此外,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政府作为制度的设计者,要夯实收入分配的体制基础。政府还须发挥调节功能,对一些周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政府需要运用税收杠杆和收入分配政策实施反周期调节。人社部劳资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政府在理顺收入分配问题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没有收入分配公平就没有和谐社会。要真正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体系,就必须矫正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不合理想象,保证社会的整体和谐,为此,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行业收入差距达4.2∶1

 

相关评论:

 

银行的巨额利润让企业欲哭无泪

 

银行的“收费依赖症”为何越来越重? 

 

中国的上市银行何以逆市狂赚?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