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18000多个岗位昨天正式公布,今年公考“苦差事”要多于往年,记者查阅职位表也发现,连中央机关岗位也有不少标明需常年出差、深入一线调研等要求。岗位备注中“需常年出差”“经常夜班”、“国家级贫困县”等字眼也让考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10月17日人民网)
国家公务员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香馍馍”、“好差事”,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国考热”持续多年高温不降,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盯着国家公务员那个好听的名称、那份稳定的收入和那个宽松的环境。
可如今,在一些岗位的备注中加上需常年出差、深入一线调研、经常夜班、国家级贫困县等修饰词语后,为何就让众多考生“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了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国考岗位都门庭冷落。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竞争最激烈的20大职位中,有12个职位都来自税务部门。另外,海关务等部门也是报考热点。无人问津的是地震、气象、煤矿安全监察等被喻为“苦差事”的职位。
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宽松环境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么那些福利差、条件苦、收入低的岗位就会无人从事,社会管理就会出现一些真空地带。我们知道,被称得上企业家、政治家、大文豪的人都不是天生就有财富、有头脑、有才情,他们都需要经历第一桶金的煎熬、基层摔打的历练和长期伏案的积累。
《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切不可拈轻怕重、轻易退缩、轻言放弃,要认准目标、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公务员的最大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最高境界是无私奉献,如果每个报考者都把“寻求安稳的职业、追求安逸的生活”作为报考动机,都去报考那些福利多、条件好、油水足的岗位,即使考上了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也许还会被这些单位的福利环境所废,被财色权力所累。
其实,选择也是一种考验,报考过程就是一个“考德”过程。从“嫌贫爱富”、“一冷一热”的报名过程中,不由得让公众对于这些报考者的“入公动机”产生些许担忧。试问,当多数参与者把追求金钱名利看得比宗旨职责都重要之后,“进门者”中还有多少人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指南呢?
对年轻公务员来说,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能激发斗志、锻炼毅力、摔打成长。如若在报名的当口就知难而退,就这山望着那山高,注定了不会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质。少一些这样的人混入公务员队伍,也许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而言是一种“大幸”。(匐茎)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国考报名2天5万人通过审核 最热岗位440人竞争
相关评论:
公考重“德”更要致力于净化招录环境
创富能力惰化下的“100比1”
国考不得“自愿屈才”,涉嫌滥设行政许可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