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党的十七大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已有四年之久。这种“转变”早已写入党和国家各种重要文献,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至今还是一个待解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强调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凸显了中央对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与信心。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创造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的严酷事实。如果不改变现有发展方式,将难以继续支撑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诸多问题, 如产品过剩(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内外失衡。所谓经济内部失衡,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失衡,造成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与最终的消费需求不匹配。近年来, 我国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大, 但是消费能力有限, 消费能力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缺口越来越大。所谓外部失衡,主要表现在过剩的生产能力在国外市场上找出路, 造成过大的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造成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又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这就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投资、工业的快速增长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这些产业的投资扩张。加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的贴牌生产方式来实现。这种粗放而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面遭遇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生态环境和贸易环境恶化的阻碍,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令人担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上,才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人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式。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才能在我国构建“天人合一”的绿色家园。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前的世界经济平衡,基本上是中日韩等国储蓄、投资、出口,而美欧等国负债、消费、进口,但前者又把贸易顺差通过购买后者的国债源源不断地借给后者,使后者能够继续消费。这一平衡的关键,就是美国与中国。维持这一平衡有两个前提:第一,美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吸引中国的出口;第二,美元有足够的信用让中国继续买进美国国债。现在这两个前提都动摇了。金融危机让美国消费者不在无节制的借债消费,美国居民的储蓄率由-2%提高到7%,这意味着进口需求将大幅度下降。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长期趋势。随着中美经济实力的变化,人民币走强、美元走弱是必然的。美国人也需要就业,而压缩进口增加出口是一条相对容易的路子。于是,美国既会让美元贬值,也会压人民币升值。如果做不到,贸易摩擦就是替代手段,最终对中国是不利的。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欧盟,也就是说我国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而非出口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现状依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在思想上“不愿意转”;在行动上不知道“怎么转”;在保障上缺乏支撑“持续转”的制度体系,这是当前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难题。
第一,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破解“不愿意转”的难题。产生“不愿意转”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只看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短期效果,而忽略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支撑发展条件的恶化。二是主观上不愿意打破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形成的利益格局,不愿意舍弃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愿意承担任何改革创新的风险而习惯于坐享其成。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关键要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全局高度上,深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清醒地看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条件恶化对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性的“硬约束”。三是深刻认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紧迫性。
第二,以政府调控为动力,破解“怎么转”的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就要解决“怎么转”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一是政府调控,政策引导。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调控和政策引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可以大大提高单纯依靠市场内在机制调整的效率,大大缩短产业演进周期,以时间换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找准路径,重点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庞大工程,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抓住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从世界经济结构演进的历史看,产业转移无疑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动推进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自主创新,形成优势。坚持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是形成新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环节抓好抓实。
第三,以机制建设为根本,破解“持续转”的难题。保证“持续转”的关键是要从制度安排入手,建立和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一是尽快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国家应尽快制定指导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关键环节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指导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行动准则。二是健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补偿机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的关联性,必须健全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与区域功能规划实施目标有机结合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经济发展受约束的地区进行补偿,引导企业到符合要求的功能区落户发展,增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三是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评机制。尽快设计符合科学发展需要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克服“唯GDP论英雄”的导向。在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也要有明确的、可衡量的硬性指标。要用全面的视角,合理设计“显绩”与“潜绩”的测评方法,引导干部正确处理短期与长远的关系,消除各种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关键措施
第一,调整优化需求结构。一是着力增强消费需求。从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入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确保职工的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还必须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谈判机制。各地政府要适时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强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通过对“三农”的政策扶持,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逐步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二是积极培育市场驱动的投资增长。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投资中又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而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不强,是我国目前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打破部分行业的垄断格局,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个“瓶颈”,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要正视我们与创新型国家的“条件差距”,努力把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把我国发明专利数量和科技论文被引用数提升到世界前5位以内;要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制定各种激励政策,促进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要加快教育和人才制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三,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第三产业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新格局。2008年和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的比重分别是41.8%和42.6%。尽管比重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就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益。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只有第三产业充分发展,才能促使和支撑经济发展彻底摆脱过分依赖物质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局面。
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主要功能从直接组织社会经济活动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初步建立体现责任、服务和法治理念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要科学界定政府职责,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不断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三是继续深化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是理顺水、电、煤、油、气和运输等基础产品的价格,完善土地、资本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求真务实,大胆探索,彻底破除一切制约因素,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