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物亦见人 双轮跑更顺

2010年04月26日 06:56   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经济领域必须实现“系统内”的协调发展;同时,经济和社会之间更须实现“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归根到底也就是“见物更见人”,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发展。  

    即使是在非常困难的2009年,广东省财政改善民生支出仍达75.64%,比上年提高了4.46%;到了经济初步回暖的2010年,广东财政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支出再次大幅增加,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投入增长12%以上。这组数字,折射了广东近年对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上的一贯理念——唯有协调发展、造福于人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有价值的发展。

    这一理念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如果说,二三十年前我们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单兵突进,有着独特发展阶段上的必然性;那么,时代发展至今日,我们必须改变“跛足而行”的发展模式,转而踏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如此,方能让我们的发展回归应有的轨道,增进人的福祉,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少应在两个层面有所突破——

    首先,经济领域必须实现“系统内”的协调发展。其涵括内容很广,其一,结构优化。广东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调整加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1/3……从外需“一枝独秀”走向“内外源并举”——广东发起广货北上西进行动,并以家电、汽车、农机等下乡活动拉动农村消费,内需活力持续迸发……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2009年广东民营经济单位数达416.36万个,增长10.3%,共完成增加值16707亿元,占GDP的42.8%……

    其二,区域优化。以“先富”的珠三角地区带动“后富”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一直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广东以“双转移”为抓手,大力“腾笼换鸟”,一方面全力打造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区位优化”、“产业吸纳”、“重化集聚”等优势,助推后发地区进入发展快车道;另一方面力促珠三角产业升级,让“广东创造”占领国际产业链高端。

    同时,经济和社会之间更须实现“系统间”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造福于人是任何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东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在连续20年保持GDP总量全国第一的雄厚经济实力基础上,广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逐步落实,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改善;教育优先战略进一步实施;重拳整治治安,全省已建监控摄像头92万个,织就一张立体的、覆盖全省的“平安网”……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又能产生反作用,为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的“软环境”。平安广东、平安广州建设,令百姓安全感大幅提高,提升了南粤大地在治安方面的“营商指数”;完善的立体式公共交通系统,为南粤提速,为广东经济快车注入优质润滑油;日趋均衡的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格局,让南粤社会更稳定和谐,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建设,让青山绿地蓝天碧水日益回归,提升了广东宜居宜商宜创业的自然环境……

    这一切,归根到底也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发展。“见物更见人”,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广东思路清晰,步伐坚实。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