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造了听证代表身份的假

2009年12月19日 07:06   来源:西安晚报   吴龙贵
    12月8日,哈尔滨市召开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听证会。会后,部分听证会代表身份受到社会质疑。12月17日,哈尔滨市政府向媒体公布了调查结果。哈尔滨市物价局称,听证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程序规范合法,代表产生和选取公开透明。(12月18日《人民日报》)

    此次哈尔滨市向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基本上全盘否定了此前舆论的质疑。譬如“坐在消费者参加人杨秀梅位置上的是太平大有房社区干部孙晶”并没有报名参加听证会,当天正常上班。而扔矿泉水瓶的刘天晓代表不仅不是“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反而是所有听证代表中发言时间最长的一位。要按照这份调查来说,报道此事的媒体何止是误会,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所谓意料之外,是指此次公布的调查结果,不仅否定了媒体的报道,否定了发改委的调查,甚至否定了哈尔滨市物价局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就在17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哈尔滨水价调整听证会中的人员身份确实存在瑕疵。哈尔滨市物价局综合信息处处长王文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听证会参加者的名单是市消协提供的,一些人的身份确有问题,但到底在哪个环节还在调查中。才过去一天时间,何以就成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的”,这转变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而所谓意料之中,也不难理解。实施此次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的哈尔滨市物价局,同时也是此次供水价格听证会的组织者。集数种身份于一身,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能查出什么有公信力的结果来?这也就难怪,面对媒体的报道,面对民意的质疑,面对当事听证代表的指责,哈尔滨市物价局始终处之泰然,因为只要最后不认账,就让你一点脾气没有。

    舆论和民众有质疑的权利,政府部门当然也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不过,由于物价局本身就是听证会的当事一方,“自证清白”显然是没有太大说服力的。事实上,目前所争议的代表身份悬疑,和听证会造假陷入的是同一个困局,即自始至终都是由利益相关方垄断了话语权,而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平公开的对话机制。看看网友的反应就知道,那种代表齐刷刷表示同意涨价,只有一两名代表象征性地表示反对的“听涨会”,是多么自欺欺人,但并不妨碍这类听证会一次次顺利通过。此次哈尔滨市供水价格听证会之所以被舆论聚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个“愤怒的矿泉水瓶”。

    从现实而言,涉及公共品价格的听证会,应该让有利益关联的相关行政部门和准行政部门退出听证会组织者的行列,还原为听证代表,首先从程序上确保听证会的公信力。此外,还应该通过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保证听证会的开放,以实现广泛的社会监督。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