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是最受公众关注的大问题之一,每当与此有关的新闻曝出,坊间和媒体必有一番热闹的评说。“公车私用收费”的提法当然也不例外,在网上立即引起一片争议。我“复制粘贴”了一下网友们的留言和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其一,以后老百姓更没法监督公车私用了,一曝光公务员就说是“个人交了费的”;其二,谁来监督?“自己监管自己”只能沦为摆设;其三,价格太低。公车中不乏“豪车”,“1.5元1公里是吗?我出3元,局长大人能把车让给我用不?”其四,装什么GPS,劳民伤财,只需要把公车颜色统一起来,标注公务车辆,由市民监督,拍到公车私用者奖200元……
老百姓的态度基本上都是质疑,那么公务员们的态度又将如何呢?我没有进行调查,不好信口开河;但据常理推断,肯定会有公务员对此不满——以前公车私用多方便啊,你非要又是GPS又是身份识别系统又是收费,虽然并不一定真能落到实处,但有了这么些个道道总让觉得很不爽嘛。
平心而论,相对于现行的毫无透明度可言的公车管理制度而言,“公车私用收费”的提法还是有进步的,最起码是向前迈了一小步。可是,这样的提法却很可能遭到包括民间和“官方”在内的很多人的质疑,既不叫好也难叫座。何以至此?窃以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公车领域的痼疾由来已久,老百姓对此无比痛恨,期待政府能立即出台有力措施将其彻底根除,而不是“小打小闹”一点点“推进”;而某些公务员则享惯了特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中国的公车消费是一个无底洞。2006年媒体上的数字表明:中国拥有大约350万辆公务车,而每年用于养这些“官车”的费用达3000亿元人民币,其开支远超中国军费,也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最新数字没有找到,但肯定只多不少。甚至,还有“一部车一年维修花费10万块”、“一部车一年换40个轮胎”这样的极端例子被媒体踢爆。
说“相关部门”对公车腐败放任不管,当然很不公平——他们为此下发了多少红头文件啊,领导们因此发表了多少慷慨激昂的“重要讲话”啊。并且,这几年也确实有一些实际的举措出台,比如向公务员发放“车贴”、给公车“贴标”方便老百姓监督等等。这些举措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但毋庸讳言,所有这些都“治标不治本”。怎样做才能标本兼治、彻底消除公车腐败?恐怕略有常识者都会脱口而出:限制公车,或者干脆取消公车!相信“相关部门”和领导们对此也心知肚明。既然知道,为何不“照此办理”呢?理由当然也很多,或系“条件尚未成熟”,或系“工作需要”,或系“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作祟。
公车问题和“三公消费”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如果“相关部门”不能痛下决心釜底抽薪,反倒热衷于出台一些发放“车贴”、给公车“贴标”、“公车私用收费”之类的折中办法来“缝缝补补”,不仅既不叫好也难叫座,更有“纵容”之嫌,只会让问题越拖越严重。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