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装GPS防腐实为“懒政”表现(图)

2011年01月27日 08:45   来源:荆楚网   林萧

  日前公布的《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让“严管公务用车”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广州市委相关领导透露,从今年春节开始,广州将着手部署在全市市管干部公务用车上安装GPS终端和身份识别设备,规范对公车的管理。(1月26日《广州日报》)

  关于给公车装GPS的提议,近年来一直争议不断,由于各方意见不一,提议只停留在争议阶段,并未获得大范围实施。广州这次高调宣布全市干部公务用车安装GPS,进而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可谓开全国先河。此举一方面得到了一些民众的支持,认为公车装GPS至少在防止公车私用上是一个突破,按照公布的数据,去年广州在黄埔区、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三个单位试点用GPS监控公车,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舆论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归根结底集中为一点,即GPS能否真正起到公车防腐的作用,抛开别的不说,单就公车安装GPS的费用就是一笔庞大的开销,倘若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这笔费用究竟该由谁来“埋单”?

  诚然,给公车装GPS的想法是好的,显示出政府对公车私用现状的重视,出台措施予以治理也是“给力”的一种表现。然而,究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也许正如一句电影潜台词所形容的——“看上去很美”。给公车装GPS防腐难免有“懒政思维”之嫌,难道除了装GPS,相关监管部门真的别无他法?如果说监管不到位即为行政不作为或不得力的表现,而不应该想出“高招”动用科技手段,因为说到底,除了花费巨额费用外能否收到实效还是一个问号,如此举措不是“懒政”表现又作何解?

  GPS作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于监控公车行车路线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将公车防腐仅仅依靠技术来完成,对于相关监管部门来说是省事了,未来对公车的监管通过电脑屏幕或鼠标轻轻点击就能完成,那么监管部门是否要进行大幅裁员?在公务员即“铁饭碗”的当下,恐怕并不现实。GPS不过是一个科技产品,对于防GPS的方法自然不在少数,比如拔掉电源、天线,或用干扰仪进行信号干扰,再者GPS自身损坏或失效是常事,公车私用时可进行人为处理,对公车是公用还是私用缺乏统一标准又将如何定性?

  不创新工作方法,偏爱走捷径,这些是“懒政思维”的具体表现。对于防止公车私用其实有多种方法可操作,比如加强监管力度,对公车私用严肃查处,必要时可对相关人员降职或开除公职,重罚之下必见成效。其次,对于公车除了统一张贴标识外必须公布举报方法,比如对举报一例重奖十万元或更高奖金,将大大调动公众参与公车反腐的积极性,其成效必能立竿见影。此外,政府须公布公车数量,只有大大减少公车数量,让公车走进公众视野,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公车私用。如此种种倘若都能付诸实施,岂不比装GPS收效显著、大快人心?!

(责任编辑:张秀华)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