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围观的力量

2010年11月19日 07:5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王洋
  

    近年来,伴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很多热点新闻事件都会催生一批网络流行语和热词。

    网络流行语从网络的产生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网络特殊的表达方式,比如最早的笑脸图案就是网络特有的表达。只不过这几年,社会各界都开始更加关注民意,大家就更容易把它拿到主流媒体上来,这使原来就有的网络词汇更加流行起来。

    但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并不止于某单个的事件,而是通过它们蕴涵着的潜台词,表达公众对自己生存的现实社会的一种观点与立场。有专家认为,透过这些“有特定含义的”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公众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本质上来说,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

    在过去的几天之内,一篇名为《“给力”的标题很给力》的微博文章,被全国网友数千次转载。微博中有一幅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的截图。图中是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和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本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而《人民日报》此次在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这样一个网络流行词汇,让网友颇感意外,立刻引发如潮热议这面对“很潮很网络”的标题,有人说读来觉得“标题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使用网络用语不够严谨。

    在新浪网署名“夜班编辑的微博”论坛中,留言的网友指出,在标题中使用“给力”,并非《人民日报》首创,今年很多传统媒体都曾使用过“给力”,其中不乏很多人眼中“严肃的权威”。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都无法回避一个现实——套用网络流行语解释就是:“不了解网络,回避网络传播,很可能你的现实也会变得最终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没有意义)。”

    网络热词进入传统媒体

    如此被网民追捧“围观”的《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是一则新闻通讯。引题是“改革攻坚迸发动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厚积薄发释放能力”。从几个方面介绍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不过,除了“很潮”的标题外,正文全文3200多字中,没有再出现“给力”一词。

    2010年“给力”一词随着网络传播效应迅速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有人“考证”,“给力”出自日本搞笑动画《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剧中,唐僧师徒一路来到天竺,却发现天竺实在荒凉,仅插着一面上书“天竺”二字的小旗标榜圣地。孙悟空当时很失望,说了句:“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不给力”于是成为网络热词,表示实际情况和预想的目标相差遥远的失望。而“给力”则演化成“牛”、“棒”、“酷”的感叹。

    另一个版本的考证由来,则说“给力”是闽南话的变形,本意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而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徐翔解释说,“给力”原是中国北方的土话,“给劲”、“带劲”的意思。在今年世界杯期间,“给力”在球迷之间流行。类似“西班牙太给力了”、“不给力啊,德国”的评论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人根据“给力”造出新的“英文单词”gelivable(给力)和ungelivable(不给力)。

    此次《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标题中引用该词,香港著名媒体人杨锦麟在微博上评论说:“顺应微力”;“《人民日报》微笑了”;“谁说《人民日报》老了”。江苏省委宣传部官员也在新浪微博上发文说:“人民日报把‘给力’一词用在标题上,我很赞成。语言文字也有一个发展创新的问题。那些富有活力和新意的网络新词应当有选择地推广运用。”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小冰特意收藏了《人民日报》这一天的报纸:“尽管大量热词一浪接一浪,‘给力’很快就会被更不可预期的新词代替,但《人民日报》引用网络热词,足见网络文化正在被国民所接受,被主流媒体所认可。”有网友认为,网络热词绝非一夜间堂皇进入党报的显著位置,一定是整个外部的环境、周围的土壤早就发生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说,“给力”一般用做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用成动词,语法不通。还有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有网友说,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给力”。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微博中回应:“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此条微博中同时出现了“给力”、“神马”、“浮云”三大微博社区热词。

    网络文化承载现实舆情

    “《人民日报》标题给力”的帖子,一夜之间遭到全国网民和读者的围观,事件本身在第二天也成了一则新闻。有人评论,除了“给力”的“网络属性”,与现实权威媒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外,网络传播信息的能量以及这种传播的“蝴蝶效应”,才是传统媒体和全社会更应该关注的核心话题。

    去年因网游停服,玩家无所事事造出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帖子,40万人点击,在五六个小时内回帖超过两万条,让人第一次领教了网络能量。“秒杀”一词也因为在淘宝蹿红,走进了很多现实卖场的广告板之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甚至成为经典句式被反复套用,成为“网络亚文化”的智慧写照。眼下,“给力”走进权威标题及不久前的“小月月”事件,也因为网络和现实生活的迅速互动而成为涉及全民的社会话题。

    如果说前段时间腾讯与360之争引起的全民网络热议是“现实制造网络话题”,那么当下的众多网络用语已升级到“网络制造现实话题”。从流行词透露的网络心态的转变及网民对“曝光”的兴趣将远远大于“炒作”,到“医生上网偷菜致婴儿死亡”、“没帮老伴上网偷菜六旬夫妇闹离婚”,近4亿中国网民,正在用网络“给力”现实。

    更明显的趋势是,微博用户达到6000万之后,人人都成为记者和编辑,就连电视机也开始兼容网络功能。在这个网络时代,在这个“微时代”,每个信号都有可能成为“蝴蝶效应”的源头。如果你天天上微博,并且添加“关注”很多人的话,那你的页面一定需要不停地刷新页面才能看到最新消息。

    曾经有人很形象地对微博进行了这样一番描述: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个,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个,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个,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个,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个,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个,恭喜你,你已经是家电视台了。

    140个字的限制,微博给予了作家和农民工不分高下的发言权,助推着草根文化发展,使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古董。微博使用者不必考虑起什么标题、如何展开叙述等“繁文缛节”,只需用一个或几个短句将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即可。正因如此,微博以其书写形式简单、“病毒式”快速而广泛的传播速度、方便的实时参与等特点,被社会大众所掌握,成了草根文化的助推器。而这无疑可被看做是“自媒体(wemedia)”时代的深化。微博传播的速度之快,甚至有时连网络媒体的报道都落于其后。

    但是,也有人认为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文化还只是局限在精英阶层、城市白领、媒体人的小圈子里,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普通大众的关注。但是与博客时代相比,毕竟微博有更强的网络社交属性,使大众的声音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引起重视,草根文化也得以体现。

    “微”的平等

    观察家孟岩峰说: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弱小的呐喊声被放大,在事件直播中观点立场的趋同让一批人的声音迅速集结,不断的声援让大众的价值观迈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每一个碎片化的信息,通过每一个人的修正以及对同个事件碎片化信息的填补,然后转发,最后呈现一个完整的事件。

    在此过程中,每个个体的声音和价值观得到尊重,而这种滚雪球式的力量,足以撼动事件本身的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2006年在美国上线以来,互联网应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至世界各地。2009年10月,中国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部分重点新闻网站先后推出微博服务,一年来,国内微博用户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随时随地与网友分享信息,交流情感,已成为2010年中国互联网应用领域最热门的景观。

    不仅仅是个人,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注意到了微博的力量,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注册微博账号,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在网络问政日益常态化、制度化的今天,微博的出现无异为“官”“民”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手段。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也正是这种特性,使得微博成为政府或机构面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的有效平台。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说的是互联网的匿名性。而在走向实名的Web2.0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这说的是微博的平等性。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一个账号,一个文字框,一个提交发言的按钮,“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程度。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140个字的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这使不善言者平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对于政府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注,留住“粉丝”。

    与此同时,“微博改变生活”的讨论正在新浪微博上进行,网友们互相分享微博在过去一年带给自己的点滴变化。“围脖让我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逛街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玩的时候……都会想起它,想看看有没有新消息,想知道最新的话题,想看有什么新闻,想看有没有新朋友!”有网友这样说道。

    新浪微博公关部毛涛涛说:“草根微博是整个微博的重要组成力量,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草根习惯在微博上获取信息、分享生活、聚合共鸣。”新的传播平台给了草根阶层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开始在这个虚拟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有些草根则成为引领风潮的意见领袖。“草根有多少,微博就有多大”已经成为一些百姓微博的宣言和目标。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专家表示,从国外的Twitter到中国的“微博”,这一网络产品尽管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已经证明了其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扩张力,这种媒介工具在自身特有的语言规则和特点下,创造出独特的“微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互动的重要媒介工具。微博,自从它被创造出来,就出现了“微传播”、“微价值”、“微生活”、“微革命”、“碎片化”、“标题党”等一些新的富含文化和学术意义的词语。微博的产生缓慢但坚实地推进着国家新语境、国民新思维和社会生态变革。微博通过自身文字规则形成的独特的碎片化语言和信息快速传递导致的快捷生活方式共同构建了微博的社会文化现实,在这种文化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建了微博和微博用户的身份,身份的建构导致了微博群体的分割。身份、群体和语言所构建的微博文化现实决定了微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即人际影响力和新闻资讯功能。微博通过优化你我的沟通、促生个体的行动,进而改变了世界。

    该专家同时表示,微博的社会学意义凸显了人际影响力。人际关系来源两大方面,一种是原有人际关系在微博上的延伸,一种是通过微博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关注和被关注满足了人们对身份的心理渴求和需要。关注和被关注建立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获取相应的信息,一方面发布相应的信息,给他人建构自己身份的机会。信息在相识中传递,在不相识中通过“粉丝”或者添加关注成为新知。微传播时代,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在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巨型传播网络。

    漫画流行语

    这是被漫画夸张了的流行语。

    最艰难的流行语:拼

    拼吃、拼住的拼,跟拼命也差不多,年轻大学生毕业之后最流行的口头禅。

    最心酸的流行语:蜗居

    房价高得连国家发改委的官员都说买不起,老百姓怎么办,只好想办法蜗居了。蜗居成了2009年无奈的幽默。

    最浪漫的流行语:偷菜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很多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会在半夜4点起来偷菜。原来他们是在游戏里偷。不过,文化部一声令下,现在偷菜不叫偷,叫摘菜或收获,使偷更罗曼蒂克。

    最有趣的流行语: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句喊话可能是中国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其中意味无法言传,反正很有趣。

    最矫情的流行语:为什么呢

    今年蹿红娱乐圈的小沈阳的口头禅,成了国人最矫情,或者说故意矫情的流行语。

    最滑稽的流行语:躲猫猫

    25岁的玉溪青年李荞明死在晋宁县看守所在押期间,今年2月,当地警方通报死亡原因时说是因为在监狱里躲猫猫发生意外死亡。躲猫猫成了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词语。

    最无厘头的流行语:囧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里,突然多了几个很怪异的字,意思朦胧,很难解释,反正很潮、很有味。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