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创意图片 中国经济网许子杰制作
衡阳宣布明年起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张家口发布政策,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近期,多地官宣将取消房屋公摊面积,引发关注。
长期以来,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够公开透明,甚至个别开发商违规增加公摊面积,导致购房者最终得房率较低,也衍生出了物业费、取暖费收取等纠纷。之前有购房者抱怨,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公摊面积上的广告、车位等带来的收益,很少有业主能享受到。
其实,商品房的公摊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在建房成本既定的前提下,是按建筑面积计算还是按使用面积计算,只是计算方法不同,房屋总价是相近的,消费者付出的购房成本并没有太大影响。就居住体验来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公摊面积过小,比如电梯间狭窄、绿化区域较少等也影响居住品质。
对购房者来说,希望按照套内面积购房,当然不是指望开发商白送公共区域,而是期待房价构成更加透明,减少购房风险,实现“所购即所得”。对开发商来说,取消公摊也有利于售房。近年来,已有不少开发商选择“按套内面积”计价出售新房,以此规避因公摊面积产生的民事纠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稳住房地产市场,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增强购房者信心,取消公摊面积就具有针对性。只有把该拿的面积都拿到手,人们才能买得安心、住得舒心,做出更积极的投资决策。当然,除了关注“取消公摊”外,还要关注公摊面积的透明计算、收益分配等问题,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读懂“取消公摊”背后的民意期待
重新审视“取消公摊”之争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