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上复旦,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恃才自重,要让复旦以曾经爱惜你为荣。
19岁的陕西学子孙建坤凭借古汉语和历史专长,赢得了8名复旦大学教授的联名举荐,却因“搞不定”招生办一方图章,与这所知名学府失之交臂。
这一故事让人感伤。在高考制度下,该有多少像孙建坤这样的偏科人才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呀!更让人郁闷的是,他通过了自主招生面试,离陕西省一本线仅6分之差,尽管复旦大学强烈请求破格录取,并且派人专门前往沟通,最终仍然未获放行。而说起来,陕西省招办乃按规章办事,从程序上讲并不存在问题。
但从这个案例也可看出,这些年的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宣告失败。自主招生的目标在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按照现有相关制度设计,却只不过起到了降分录取的有限作用。制度是为目标服务的手段,然而如今制度却成了实现目标的挡路石。北大推行的中学校长推荐制,最终也走样成“集体推优制”。可想而知,自主招生俨然已是名存实亡。
不过,这里对教改本身多说也无益,倒是想对孙建坤说一句:自主招生放弃了你,但你一定不要怨天尤人。
上不了复旦大学并不意味着理想破灭,学术梦难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孙建坤已经做到了“从吾所好”,熟读古籍,并受到多名教授一致认可。这些成绩并非受益于现行教育体制。就此一点,孙建坤完全用不着对自己的未来悲观。更何况,孙建坤毕竟拿到了山西大学法学院(他原本填的是历史专业志愿)的录取通知书。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复旦大学如果真的爱才,完全可以寻求和山西大学合作,一起栽培这个学术苗子。又或者,山西大学不妨允许孙建坤入校后转到历史专业,成人之美。不行的话,等本科毕业后,孙建坤也仍然有机会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退一万步,入读法律专业,也没什么不好。爱好和专业并不一定喜相逢,有时候邂逅他乡的味道反倒更加甜美。说不定,读法律专业对他的国学研究还大有裨益。我有位搞法律的教授朋友,他专门研究古代的契约文书,而这个领域就既需要法律知识,又要有古文专长。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术方向。
孙建坤感慨:“这种卡人的制度怎么消除呢?”其实大可不必。李敖先生2005年在复旦大学演讲时,曾引龚自珍诗: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借此寄语复旦大学的学子们:“你们不但要从复旦出来,还要超过复旦,这样子由于你们的光芒四射,对你们的学校才是回馈。”这话拿来对孙建坤讲,也特别合适。上不上复旦,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恃才自重,要让复旦以曾经爱惜你为荣。相关报道见今天A26版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