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为止,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有8位富士康的员工从楼上跳下,六人死亡、两人受伤,其中一个伤者目前还在医院里。而与此同时,有鉴于富士康频发的跳楼事件,其大老板从某处请来高僧作法。只是这两件事发生在一起的时候,不免有些过于黑色幽默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富士康为什么会频发跳楼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做得也算不错,不但工资待遇并不低,而且对于员工的生活也算照顾,各种保险也是齐全的。按照我们这里的标准,发个锦旗给他们也是不为过的,尤其在有那么多血汗工厂的情况下。
但富士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处于生物链的下缘,虽然贵为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厂,也只能通过接其他电子企业的订单来生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尽量把人变成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才能最大化地降低成本、提高产能。而有消息人士称,富士康这半年来生意不错,主要是接下了苹果产品代工生产的大单,这对于富士康这样大的企业也算是相当大的挑战。
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那些所谓的良好条件唯一的目的是增加员工的产能,并不是说工厂的管理者真的把员工放在心上的结果。这与保养工具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目的也完全一致。但外在的东西即使全都到位,当其全力运作的时候,螺丝钉们的承受力也就成了考验耐力与毅力的比赛。在相当严格与流水化的管理体系当中,有人精神不能承受恐怕很难避免。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更为关键。如果看一下富士康的员工构成就知道,60万人的富士康企业员工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相对比较年轻的工作者,而且大多数来自农村。学术界有个说法叫做“人口红利”,说的是中国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者在我们这些年的经济奇迹当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时至今日,这个“人口红利”虽然还在,人员的构成已经相当不同,更多的青年一代打工者加入到了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在富士康这样的公司工作的已经是第三代打工者了。他们与前两代打工者最大的不同,是对于生活有着更多的梦想,而他们自我定位的归宿也并非是如前两代打工者一样,是那种“回归型”。
前两代打工者更多的把打工看做赚钱的手段,打工赚了钱是要回归到自己故乡的。由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大城市里打工赚的钱即使按照城市的标准很少,在他们的家乡还是有很大的消费能力。从心理意识上说,这两代打工者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终究会回到家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资讯传播的广泛,这种最新一代打工者的目标就已经不是赚钱——回家——再赚钱的模式,他们对于自己的心理预期是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很遗憾,在很多时候,这个愿望总是会被现实所拒绝。
从工资收入水平来说,在如富士康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者,实际上被经济环境直接隔膜在了他们所向往的城市生活之外。即使他们与城市人口有一样的收入,但没有城市人口天生就具有的社会福利等,他们也是不能在城市当中扎下根的。
您能够理解他们创造着财富、生活在繁华边缘、现代生活触手可及而又实际上遥不可及的痛苦么?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痛苦,也有很多人像他们一样痛苦地希望着一些东西。眼界已开而现实是无奈的,梦想却难以照进现实,现实却总会摧毁梦想。
根据国外的经验可以知道,在这种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如果城市不能建立良好的吸纳机制,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远不是跳楼这么简单的,各种暴力事件有可能在短期内频发。
社会发展是堵不住的,我们不能只享受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益处,而不把创造这些红利的人纳入到收益的阶层当中,更不能用行政手段阻挡他们寻求个人梦想的路。如何才能在这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恐怕是我们的社会即将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