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7点左右,一女子从深圳市龙华街道水斗新村某出租屋跳楼身亡,该女子为富士康员工,姓祝,女,24岁河南人,2009年8月份入职,为一线作业员。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发生的第八起员工自杀事件,共造成6死2伤。深圳警方已介入调查。富士康称:这些事件本身同富士康的经营与管理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富士康也希望能够对自己内部管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尤其是增加对员工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富士康没办法保证光靠自己的力量就能阻止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我们认为自杀现象是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都市快报》5月13日)
又是自杀,又是富士康。而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发生的第八起员工自杀事件,如此高频度的自杀事件,再一次将富士康推到舆论的浪尖。对此,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副主任樊富珉说,15岁到34岁这个年龄段,从统计上来看,自杀现在已经成为主要死因。富士康40多万人,发生概率是十万分之二三左右,与全国的自杀率对比,富士康员工对自杀率相对还是低的。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富士康员工自杀就是“合情合理”的。富士康也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员工会频频自杀。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富士康,仅在深圳地区,员工人数就高达42万人,要想保证这42万人一直都安然无恙,确实存在相当地难度,特别是在中国的自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意外。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近年来,因为屡屡发生员工自杀事件,富士康被指是“血泪工厂”,对此,富士康感到十分委屈,认为是职工不适应该公司严格的管理方式和紧张的劳动秩序,造成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导致自杀事件对发生。对于富士康的委屈。社会舆论也莫衷一是,有的认同富士康的观点,有的则指责是富士康的管理出了问题。
确实,自杀事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悉,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23/10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而据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全部人口第五位、15至34岁人口第一位的死因。可见,自杀与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对待富士康员工自杀这件事上,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能简单地指责就是企业的责任,富士康就是“血汗工厂”。
当然,自己的员工自杀,富士康应该首先进行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管理制度造成的,比如,是否遵守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劳动强度是否超出了职工的承受能力?企业对员工是否缺乏尊重、缺少关爱,让员工心理产生自卑?在工资待遇方面,是否有盘剥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感到不满甚至绝望?
其次,我们也应该关注员工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高节奏、高压力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那些年轻人,第一次背井离乡,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进入城市,第一次踏上社会谋生,所承受对心理压力可想而知。面对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是否能很快和很好地适应,对于多数人来说,这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道槛,而能否迈过这道槛,就要看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了。
当富士康员工再次曝出自杀事件,我们难免会问,为什么又是富士康?然而,在产生疑问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自杀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员工的自杀,是企业原因,比如盘剥工人等。还是员工自身原因,比如感情原因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