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以上贪官乐于插手工程的背后

2010年04月29日 10:05   来源:光明网   赵光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贿案件中,有七成以上的人乐于插手工程建设,或直接担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工程指挥部指挥,或借道指挥部,以向指挥部人员打招呼等方式进行权钱交易。(4月28日《新华日报》)

  贪官都喜欢管工程,这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多年前,社会上就广为流传“要想富,上项目”的说法,甚至标出了工程标的15%回扣的价码。工程老板都明白,没有15%的贿赂,是不可能拿到项目的。为什么这样半公开的腐败“秘密”,会存在多年?

  这说明,工程项目管理漏洞长期存在。这些年,虽然一批批官员栽在工程项目上,可是诱发这些官员一个个成为贪官的工程管理漏洞,却没有人在意。这也表明这些年我们搞反腐,并没有注重治本,只是在治标,所以才会出现贪官越抓越多。工程项目成了腐败染缸。

  这些漏洞,也成了诱惑官员腐败的陷阱。多好的官员,在这样易发腐败的环境中,也逐渐进入腐败。有的省连续三任交通厅长栽在工程上,有的官员上任时誓言同前任腐败行为完全切割,结果还是成了腐败的继任者。所以,笔者认为,许多贪官其实也是“受害人”,他们是受宽松的制度环境条件之害。

  七成以上贪官乐于插手工程,还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觉悟是靠不住的。我们过去常说,“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那时“湿鞋”的人,也的确远远低于今天,于是有人以为,是觉悟在发挥作用。实际上是客观条件发生的作用,那时一是物质条件不具备,二是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严。我始终认为,一些国家腐败现象少,决不是外国人觉悟高,而是在很大程度受到了条件制约。前一段,不是也有外国商人在中国搞腐败被判刑吗?

  反腐倡廉,固然需要加强学习,增强官员防腐的免疫力。可是,根本上说,要把重点放在环境治理、制度反腐上。不给官员留下可能产生腐败的条件,应该是最基本的反腐策略。减少权力集中,增加权力透明,加强各种监督,才可能有效遏制不断蔓延的腐败势头。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