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在谴责贪官时别忘了对制度缺失的追问

2010年04月22日 06:57   来源:红网   宕子

  记者在梳理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张松坚的公诉书时发现,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明光市原市委书记张松坚在1997年至2008年任职期间,先后423次收受162名党政干部和企业人员贿赂款物435万多元,平均不到10天就受贿一次,10万元以上的有10次。(4月21日《法治周末》)

  据说刚走上领导岗位时,张松坚也对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甚至连一个农村孩子给他提的一篮子鸡蛋、两只鸡都没敢收,为何最后竟变成了“几乎走到哪里,就收到哪里”的贪官呢?

  我常对人说,我一点都不反感中国的贪官,如果哪一天我当了官,保不定也会成为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我知道自己是个有七情六欲、有人类共通的人性弱点的凡人,对于种种诱惑的抵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英国作家王尔德云,“我什么都能拒绝,就是不能拒绝诱惑”,当金钱、美女或你喜爱的东西摆在你面前时,只要是没有生理或心理上缺陷,到底这太阳底下能有几个正常人能坚守原则,毫不动心呢?除非——向诱惑屈服的成本实在太高,甚至超出了拒绝诱惑的成本。

  我相信大多数贪官都曾走过像张松坚一样的心路历程,即开始的时候因道德的作用或害怕被受到惩罚不愿收或不敢收,随着诱惑的逐渐加码,脆弱的道德开始抵挡不住诱惑的进攻,再加上在现行体制中,因腐败而被抓的可能性很小,反之,因坚守原则而失去的东西实在太多,权衡之下,我相信大多数像我一样的凡人都会做出和张松坚一样“明智”的选择的。

  其实,我倒并不是想为贪官辩护,而只是想说,贪官也是凡人,抗拒诱惑的能力终究有限,我们的反腐败不能寄希望于他们的“道德长城”,认为凡做了官的人,个个都应该成为道德高尚的孔圣人或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在太阳底下这种人估计从来就没出现过——而是应该建构一种外在的屏障,帮助他们抵制和战胜诱惑。这种最有效的外在屏障也就是健全的制度——在这种制度架构里,政府及其官员不再是很多重要资源的垄断者和分配者,他们的权力受到了其他多种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因此腐败的风险太大——其成本也许远远超出了因廉洁而失去的东西。久而久之,这种“不敢腐败”可能会转化和升华为对于廉洁的自觉认同,有利于官员道德境界的提升。

  至于我们目前的制度架构,由于腐败的成本太小,无异于奖励腐败,惩罚廉洁。而且,由于官员的权力太大,各种重要的资源都集中在政府的手里,使得政府成了一个最大的资源交换市场,投资于与政府官员的交情,通过金钱、美色等各种资源与权力的交易,交易者获得了远胜于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而得到的回报。而在官员自身,则通过权力寻租和讨好自己的上司所获得的回报也远远胜过在德、能、勤、绩上的投入而得到的收益。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整个政府的腐败丛生、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而整个社会也会因缺乏在生产性事业上投入的足够动力而发展迟缓,因大多数人都一心想通过在政府官员身上投机的方式以获取各种稀缺资源而变得道德败坏。

  然而,目前的这种制度架构虽然滋生了腐败和贪官,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可通过将种种社会失序的过错归因于贪官的腐败和道德的失范,以及通过对少数贪官的惩罚和对崇高道德的提倡,真正的罪魁祸首,即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架构,不但成功地转移了公众的视线,逃避了公众对它的审查和追求,而且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了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就是说,不合理的制度架构滋生了腐败和贪官,败坏了社会道德,可通过“替罪羊”机制的运作,后者却又成了维护了这种不合理制度架构之稳定的重要因素——二者存在着一种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虽然如此,可通过“替罪羊”机制逃避审查,并生产和重建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能力是有限的,腐败和贪官也有其破坏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公信力的一面,如果其破坏的能力在某一天超过了建设的能力,也许会直接威胁到政权和制度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的社会动荡。

  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对那些充当了“替罪羊”的被抓的贪官来说,他们也是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架构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因此,在我们谴责腐败和贪官时,也应该别忘了对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合理的制度架构的审查、追问、改良和变革。

(责任编辑:李志强)

延伸阅读
  • ·如何破解贪官潜伏期长的难题    2010年03月30日
  • ·贪官博物馆看上去很美    2010年03月29日
  • ·建个“贪官博物馆”又何妨    2010年03月29日
  • ·纠正“贪官博物馆”常识性错误    2010年03月28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