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当中华民族再一次集体流泪

2010年04月22日 07:12   来源:新民晚报   李泓冰

  从来没有想到,相隔不到两年,当汶川遇难的生命还没有走远,同样的悲恸再一次击中玉树……

  从汶川到玉树,苦难的同胞又在地震的废墟中辗转呻吟,无辜的孩子琅琅的书声又一次戛然而止,我们失去了两千多个曾经生动的、微笑着的同胞。

  今天,依照古老习俗,是祭奠玉树亡灵的“头七”,据说,亲人死去七天后,亡灵会归家做最后的探望与诀别。我们长歌当哭,远望当归,哀恸地为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招魂。

  国旗降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再一次失声。

  这是两年中,我们迎来的第二个为平民伤逝的全国哀悼日;这是共和国60年来第二个为平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这也是上下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迎来的第二个全国哀悼日……

  再一次举哀,是对共和国为平民的群体性遇难举行国葬的再一次确认。从此,为百姓之殇集体举哀,将做为庄重的制度性安排,刻进我们的民族记忆最深处,刻进灾难之后痛定思痛的特定程序。

  我们曾经习惯于只为领袖去世集体举哀,脑海深处曾经深深残留着“君贵民轻”的落后、传统的生命观,汶川之恸,近十万同胞牺牲的锥心之痛,才换来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突破,换来人性的觉醒、大爱的复苏、政治文明的进步……

  我们愿意相信,这一刻,玉树的遇难同胞真的盘桓在家乡路口,盘桓在熟悉的家门前,表达他们的不舍和牵挂。亿万国人的泪水,流向长江黄河源头的玉树,流向格萨尔王的故乡。当一个民族再一次集体流泪,不仅仅是在向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一个五千年来压不倒、击不垮的民族,拥有生生不息、万众一心的勇气和信念;也是在向活着的人宣告:人民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共和国在坚定不移地向着人民本位回归。

  在举国致哀的时刻,我们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告慰死者?

  就连挑剔的西方记者,也客观描述了两年后的中国,救灾速度更快,经验更成熟,救灾的理性意识更浓厚。然而,从汶川到玉树,不一样的海拔,却面临同样的困惑:民舍、校舍较大面积垮塌,在天灾面前同样不堪一击。

  地震死亡人数的多寡,并不纯然取决于地震的剧烈程度。智利康塞普西翁地震,毗邻智利第二大城市,震级8.8,仅死亡708人。智利的经验就是,高度重视抗震建筑,还为当地许多低收入家庭建造了住房,尽管房子造价不高,但栋栋都符合防震标准。

  总理曾在去年两会上承诺,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当此承诺最终在全国兑现之时,我们将有底气捍卫生命的真正尊严,大幅减少因灾伤亡的生命。

  在第二个举国哀悼日,我们哀伤,我们思索,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