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遇难者,让活着的人民生活更有尊严

2010年04月22日 06:54   来源:红网   张成才

  国旗徐徐下降,旗角轻轻扬动。鲜红的旗帜,凝弥着难以抑制的哀伤,随风飘散,化作风中的低泣……2010年4月21日,时间定格,举国哀悼。悲恸玉树之灾,告慰亡者之灵,凝聚民族之爱,缔结国民之心。

  青海,玉树,4月14日,7时49分,7.1级地震。历史必须铭刻这组地点、时间和事件的组合,地动山摇,墙倒屋塌,人间悲鸣。我们难用什么词汇来指摘天灾的降临,难有什么预感来避免灾祸的发生。除却悲伤,面对大自然的突然发飙,我们唯能庆幸的,是国、民力量的迅速积聚,为坍塌破碎的玉树,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灾后数日,在玉树生死相间的救援之间,在沙尘雪雹交互的天气之下,在高原稀薄少氧的空气之中,有幸存者不断被发现,有婴儿爆发出人生的第一声啼哭,生命的奇迹一再出现;你看孩子的脸上开始绽放笑容,你看临时课堂里开始唱响歌谣,生活在经受了地震的暴力折磨之后,仍在坚强、坚韧地继续……

  4月21日,从国家领导人到青海村落中的黎民百姓,在严闭娱乐游戏的肃声里,在媒体相约黑白报道的素色里,向着玉树,静默哀思。这一刻,亡灵尊严得享,生者悲情获慰。在人性关怀的语境中,“尊重生命”被放到了高于一切的地位。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沉重?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举国哀悼,是在汶川地震“哀悼日”之后,再次为黎民而设,国家层面的苍生情怀和责任担当已经跃然于形式之上,有了更高的升华和彰显。国旗半降的,不仅仅是那根旗杆上的些许高度,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哀思表达,更是国家层面的大爱升腾!

  在这样的民族凝聚中,在这样的国家理念里,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畏惧?哀悼遇难者,是在发出“让人民更有尊严的活”的宣言。尊严依傍,逝者远足;之于生者的我们,更当好好地活,要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希望。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