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署名“中大学子”的举报者通过比对认为,仅一篇讨论“宫腔粘连”的论文,就遭遇了16个单位25人的6轮连环抄袭(《中国青年报》3月24日)。
客观地讲,对于发表论文者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部分人确实是专门搞学术研究或者捎带搞学术研究的,比如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大学教授等,搞研究、写论文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另一部分人则不具备搞学术研究的条件,或者干脆没有写论文的能力。例如有些职工的本职工作与科研相差十万八千里,叫他们写论文,难免会抄袭造假。
让一些不需要写论文者写论文,并需要在报刊发表,否则评不上职称,涨不了工资,可见,论文抄袭造假,都是科研管理体制、职称评审制度逼出来的。如此职称论文评审制度,除了造就论文买卖产业,我看不到什么积极意义。今年1月,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到2009年,全国论文买卖销售额近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仅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能发表论文不代表其业务水平高,不写论文也不证明其业务水平差。如果蒲松龄再世,他拿《聊斋志异》来评职称肯定不行,而别人就《聊斋志异》写篇论文发表之后就完全可能通过职称评审,这不是很荒诞吗?论文能证明水平高低吗?很多人倒贴钱来发论文,如此环境还能培育出什么高水平论文?一些专门刊发论文的杂志,唯一目标就是赚钱,唯一的作用就是作者用于评审。所以,“中大学子”大可不必担忧读者看论文后指导实践会酿成恶果。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可以一篇论文都没有,但他必须要能良性地影响着公众,有着难以被忽略的专业地位。而我们呢?在大学,没有论文,恐怕连讲师都评不上,教授就更别指望了。以论文评价人才,全民搞学术、发论文,造就了虚假的“学术”繁荣和论文泡沫,真正的学术研究却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