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不应频发“雷语”

2010年03月09日 09:52   来源:光明网   李松林
    “两会”年年有,今年很“精彩”。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表达民生、反馈民意的良好契机。今年的“两会”召开至今,民众亲眼见证了一些官员委员实实在在为民着想的提案,但在这些真正代表民意提案的另一面,似乎翻涌着更多与表达民生、反映民意背道而驰的提案和声音,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日出不穷的“雷人雷语”。

    从早些时候的“林嘉祥是个好干部”、“确立国花可缓解农民工就业”,到“中学校长赞成金钱买分数”、“将‘人民币’改称‘中华元’”,再到后来“本身没有买房能力,就不要来埋怨政府、社会和开发商。”、“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活法,政府有政府的活法,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两会”已然成为“雷人雷语”的频发现场,“雷人雷语”象一颗颗炸弹摆在“两会”现场,却深深炸痛在民众心中。民众不禁要问,这些我们自己选出来的委员到底怎么了?供他吃、供他住、供他上北京,难道就是为了在“两会”上象跳梁小丑般大显身手,来博得多数镁光灯的聚焦和留下更多笑料?

    在我们这个国家,民众对于“两会”的期盼用“翘首以待”来形容都毫不为过。因为,“两会”本身就是表达民众诉求、争取和维护民众利益,保障民生、实现民主的一个政治舞台。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高居不下的房价、医疗卫生教育的改进、“低碳”生活的向往无不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支持并推选出的委员代表就成为反映民众诉求、实现民众利益的“传话筒”和“扬声器”,也是党和政府走近民众,倾听民意的桥梁和纽带。故,委员代表在“两会”上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亿万双眼睛关切和监督的对象。而频出不穷的“雷人雷语”莫不极大伤害了民众感情,也成为党和政府接近民众的障碍物。

    那么,为什么在提倡学习雷锋精神的今天,“雷人雷语”会在“两会”上得以大展拳脚?细究缘由,其中有个别委员代表借“雷语”出风头的可能,也有一些代表委员知识结构残缺的现状,但刨根问底原因却在一些委员代表借“两会”把公权质变为私权,摒弃人民利益,私攒自身利益。个别委员代表上“两会”,目的不在反映民生,传达民意,而在于把“两会”定格为实现和赚取自我利益的市场。忽视民众诉求、抛弃代表责任、逃避代表义务,这样的委员代表不仅不能起到“代表”的责任,长此以往反倒容易损坏党和政府形象,对民众、对国家百害无一利。

    前几天看到委员代表崔永元在“两会”上的表现,网上和坊间对其大加褒扬。在“两会”的舞台上,我们不乏小崔这样的好委员好代表,但正是因为“两会”委员代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得一些“私心委员代表”有了乘机而入的可能。这样一来,“两会”上频发的“雷人雷语”就有了滋生的土壤。我们必须重视这种现象的产生,严格完善“两会”委员代表的选拔机制,减少并杜绝“雷人雷语”的频发,使“两会”真正成为表达民生、反馈民意、共商国是、群策群力的政治生活舞台,在民众与国家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依存与信赖的鱼水关系。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