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蜗读”困境,教育公平之忧

2010年03月03日 07:18   来源:钱江晚报   洪信良

  时下流行把一个家庭狭小的居住空间称为“蜗居”,借以控诉住房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而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里,很多孩子在教室里的个人空间也狭小到了极点,让人看了痛心。《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忠县拔山镇中心小学一间50平方米的教室,挤满91名学生,前排的课桌紧挨讲台,后面的课桌紧抵后墙壁,前后课桌之间仅40多厘米。通道狭窄,学生出入只得排队,有的孩子尿急了,被憋得心慌。

  在这样的“蜗读”空间里,任何一个生命都会觉得憋屈。无法想象,夏日酷暑,孩子们是怎么上课的;也无法想象,给这么多孩子上课,连在过道里走动都得侧身,教师还能怎样“因材施教”。

  与新闻里的图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网上一幅沿海某城市一个小学舞蹈教室里的照片,9名小演员正在排练舞蹈《天堂里的小伙伴》,教室宽敞,地板锃亮,设施齐全,小演员们舞姿优美,仿佛小鸟在天空里自由地翱翔。同样是义务教育,却有着天壤之别。

  这两个场景告诉我们,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育的差距有多大。这种差距不全是天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均衡。

  当然,一些落后地区的老百姓可能会说,谁说我们这儿政府没钱,政府办公大楼漂亮得如同白宫,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也绝不会比你们那儿差。没错,除了地区与城乡之间的差异,还有一种教育不公平常常被人忽视,那就是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日前写文章披露,湖南某市缩减了教育和农业经费,以完成中央为公检法每人增4万元办公费的硬性要求。对一些“吃饭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只是听上去很美,一到利益攸关时刻,便毫不客气地把它抛在风中。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