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核心在于放权

2010年02月09日 07:48   来源:长江日报   李琼

  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来自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整个社会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次改革路线的重新规划,扫除长期以来困扰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彻底扭转当前教育发展的歧路,确立新的发展方向,回归纯净,回归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应有功能和价值。

  教育是关于希望和梦想的社会事业,是一个社会超越性追求之所系。毫无疑问,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既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也远远没有达到公众对它的期望。从中央决策层而言,近1个月以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五次座谈会,直接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管理体制等多个当前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他在讲话中,要求纲要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也要求纲要必须坚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家办学。这充分显示出,中央不仅具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也看到了改革的方向和基点所在。

  但这种改革方向所面对的现实也无疑是坚硬的。当下教育与整个社会之间的悖论就在于,教育领域中并不缺乏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丑恶现象和“潜规则”,但教育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却少之又少。教育过于追逐利益,变得越来越像官场的现状已经强烈撕痛社会,公众对恢复学校办学自主性、实现教育家办学和教育公平呼喊已有多年。但目前的状况是,教育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分配依然牢牢把握在行政系统手中,任何一个学校,想要脱离这样的管制,实现自主发展依然举步维艰,破除教育的行政化、衙门化,虽已点题,却远未破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一场由行政系统主导的改革,但要实现其中任何一个的改革目标,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首先就意味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放权,改变政府包揽过多、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如果教育不能走出行政权力控制一切教育的决策与管理权的局面,那所谓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所谓办学自主就是难免落为空谈。来自香港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高校的经费几乎都来自政府,但由于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之间有一个独立的中立的机构,资源决定价值和立场的法则在教育领域并不成立。

  从此可见,所谓教育改革并非只是教育自身的改革,更是权力系统的改革。教育中的集权行为和行政干预,根本上是行政管理体制、政府机制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没有实质性推进,教育改革无论拥有多么良好的愿望和设想,都难言成功。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