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别再与农村学生“绝缘”

2010年01月06日 13:07   来源:中国网   舒锋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6年间翻了6番。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自主招生所占的名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制度从执行之初,倾向性就很明显:这个政策基本与农村学校无缘,与农村考生无缘。(1月5日《中国青年报》)

    “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是一个怎样的信息?又能给公众和社会怎样的信号?对于关注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以复旦大学为例,2006年,该校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各重点高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同样进行自主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重点高中学生。

    也就是说,看似公平的政策对农村学生却毫无意义:这套在城市里尚显时髦的推荐制,农村地区如何学得来呢?就算老师推荐,重点高校会认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没有名气的老师的推荐信吗?自主招生也是要算经济成本的。在推荐信之外,入选的学生还要到各地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要准备路费,食宿费。对农村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这样的后果,我们该如何看待?对这样的景象,社会应如何审慎反思?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农村孩子怎么办”?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类比问题,更不是个危言耸听的现象。就笔者的看法,关于引起争议的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同样是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反映,也是对农村孩子不公的最好例证。

    “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既是教育差距的表现,也是社会阶层差距鸿沟的表征。从社会阶层的角度而言,难以确证哪一个阶层的子女更聪明、更具有努力的意愿并最终获得成功,家庭背景的影响当然是直接而深刻的,但家庭背景并非孤立地发挥作用,它必然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被有意无意地放大或缩小。因此,“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是特定制度的产物,其背后的教育不公和权利劣势等因素明显可见。结合本则新闻,笔者以为,“农村学生”似乎成了一种符号,承受着孤岛的代价。种种迹象显示,我们必须对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农村孩子命运进行理性观照,对农村孩子无法享受公平教育资源和机会进行冷静审视。

    “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还是教育机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折射。“大学里农村同学去哪了”的发问就是最好的说明。以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的招生为例,两校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有902人,仅为17.8%,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两校在北京招生的情况则显示,在全中国8~9亿农民中,能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不及一个北京市。从一定程度上说,“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既是前期社会不公平的结果,又是未来社会不公平程度加深的成因。

    应该承认,在不同类型的国家,拥有更多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在享受教育和接受高等教育上占有优势;而低社会阶层的子女则处于劣势,是一个基本现象。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认为,教育中的阶层差距,是社会阶层差距的表现。因此,“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本身就隐藏着一种不公平。

    事实上,仅有悲悯是不够的,仅有个体的努力也是不足的,因为个体再努力,社会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平等空间和机会,我们等待的结果就只能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15省区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仍是一个有待整个社会作出回答的课题。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