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浙江省工商局通报称,蒙牛3千箱临期牛奶生产日期被篡改。据悉,蒙牛公司驻义乌市经理王孙富以半价购买了3000箱生产日期为2011年12月份的蒙牛临期纯牛奶,并将生产日期分别涂改为2012年5月19日和6月1日,销往浙江浦江、义乌等地。目前,浦江查获160箱。8月22日晚,蒙牛公司通过官方微博澄清说,这是个人行为,已向公安机关举报并已控制了当事人。(齐鲁网相关新闻:蒙牛代理商篡改日期销售临期奶被查)
从小学生饮用蒙牛纯牛奶集体中毒到蒙牛乳品含强致癌物,从蒙牛被爆在牛奶中掺入牛尿到牛奶生产日期被篡改。蒙牛公司可谓丑闻不断、麻烦不断。此次蒙牛公司驻义乌经理王孙富以半价购买临期纯牛奶,篡改生产日期,不仅违背商业伦理与诚信道德,更是无视消费者健康权利与生命安全的赤裸裸犯罪行为。
虽说做出改生产日期龌龊勾当的只是一名驻外经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蒙牛公司的信誉,但是篡改生产日期这种自伤品牌的行为,一般属于小作坊工厂的伎俩,竟然发生在蒙牛这样的品牌乳企身上,蒙牛公司管理漏洞可以窥见一斑。 而且篡改生产日期的丑闻只会让千疮百孔的蒙牛公司信誉雪上加霜。消费者以后如何相信蒙牛公司,如何敢饮用蒙牛牛奶?如果消费者一不小心喝到牛尿,饮到过期牛奶,谁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虽说浙江省工商局已经通报了相关案情,该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但是这些被篡改了生产日期的蒙牛牛奶已经流入市场,很可能已经进入消费者的肠胃,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其危害之大绝非危言耸听。
更为重要的是,此案由浙江省工商局通报才被曝光,消费者此前一直被蒙在鼓里。此事被曝光以后,虽说蒙牛公司通过官方微博澄清说已向公安机关举报并已控制当事人。但是蒙牛公司除了说篡改生产日期是个人行为以外,并未拿出防范类似无良行为的监管措施,更遑论向消费者道歉,很是让人遗憾。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则旧闻,说的是国家发改委曾约谈了国内6家主要“洋奶粉”负责人,以了解乳品进口、数量、价格、生产等情况。其中包括被媒体指“顶风涨价”的企业雀巢、澳优等。应该说,原奶收购价、食糖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上升,奶粉产品更新换代,配方改变,整个食品行业涨价,都是洋奶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是,毋庸讳言,三聚氰胺风波以后,包括蒙牛在内的国产奶粉面临信任危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恨铁不成钢。尽管洋奶粉价格不断上涨,每罐奶粉动辄几百元,消费者心疼自己的口袋,洋奶粉也曾暴露了一些问题,但是洋奶粉仍被不少中高收入消费者青睐。洋奶粉逐渐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有报道说,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继续上调价格,说涨就涨,牛气冲天。
虽说洋奶粉不应是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王国,想涨就涨,想涨多少就涨多少。但是中国乳品新国标大幅降低,像蒙牛这样的大型乳企又一再爆出丑闻,而且是含有强致癌物与篡改生产日期这样的严重问题。消费者恐怕会用脚投票。最后的结果是,穷人喝不起牛奶,经济条件稍好的消费者hold不住,奔洋奶粉而去。
在喧嚣的洋奶粉涨价漩涡中,价格相对低廉本是国产奶粉的优势竞争筹码。然而,中国乳企不知道抓住洋奶粉涨价的契机,拿出诚意与行动,加强行业自律,从乳品标准、奶源到生产、销售诸环节严格把关,振兴中国乳业,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夺回市场。反而自降乳品质量标准,丑闻频出,漠视消费者权利,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振兴国内乳业,对此,不仅蒙牛等民族乳企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深刻反省问题,从奶源选择到生产、销售环节都要严格自律,过细监管。监管部门也要完善监管措施,为消费者保驾护航,通过制度的力量化解国产奶粉信任危机,让消费者喝上经济实惠且安全健康的国产牛奶,逐步打破洋奶粉定价话语权,让洋奶粉不再任性地想涨就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