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鱼贩自杀,无力感成了媒体对此事评论最多的关键词。“王培军自身的无力,周围环境的无力”,让鱼贩觉得无路可走而自杀。在道德、法律都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人的贪婪变成了无底线,甚至是会压垮最基本的生存的欲望。在活着的美好越来越被稀释的时候,一味地责求事件当事人已无意义,需要反省的是为何整个社会变得如此“无力”。
相关新闻:
鱼贩扶起老太后遭连环索赔 无力应对服毒身亡
“扶起老太遭反复索赔”让善心很受伤
中国经济网网友 陈国琴
王培军无奈地服毒自杀,如此惨剧的发生,显然是对公众行善热情的又一次挫折。
当善意得到的回报不是感激而是戕害时,善意将不可避免地消退甚至消失。当善意的付出屡屡为好心人带来难堪,甚至是不幸的遭遇,并最终导致戒备心理完全压倒善意,面对求助,百姓人人自危,“袖手旁观”的尴尬也就不可避免。通过这起事件的发生,也提醒社会各方必须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撑腰”制度,政府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举措来为公众的善举来保驾护航!
谁来为好人买单
中国经济网网友 萧萧
无力赔偿选择自杀,可以看出当事人是个性格温和、本分老实的人,而被扶起老人的家属及当地派出所的做法让人接受不了。
派出所只是一味的协调,并没有积极的调查事情真相还当事人一个清白,所有的责任和费用都由当事人来承担,这种做法有失公平。被扶起老人家属对于当事人自杀事件没有一丝丝后悔,冷血的让人看了心寒。
社会需要反思,每个人都需要深思,如何能避免类似的事再次发生,降低做好人的门槛,人人都愿意伸出援手做好事,别让冷漠充斥着社会,毕竟社会需要温暖。
还有多少老人倒地不能扶?
中国经济网网友 银盛
做好事却被人反咬一口,近年来这种事情几乎就没停过。而每一位摔倒老人的背后,都有司法部门的强势支撑。
我们的社会即将进入老龄化,更多的老人随时都需要周围人的帮助。但这些摔倒的老人如果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为一已私利而一次次地破坏社会的道德,抑或社会的制度如果不能充分地保护好人,还如何伸出援助之手?不能扶的老人到底还有多少?
“喝下农药”,做好人“成本高”
中国经济网网友 陈稽元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做好人成本高,就一度引起过广泛的热议。又一起的做好人被讹,就是现实中的最好体现,做好人也必将从心灵的恐慌,变身为对“现实好人”的止步。
在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之后,城市里充斥“陌生人”的面孔。城市成了一个“瓶装”的异质社会,装满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用的却只是陌生和不信任的这一个瓶子。
在政府和社会没有做出很好准备的前提下。人们往往用“别和陌生人打交道”来武装自己,在这个不信任的“瓶子”的阻隔下,做好人就不得不支付很庞大的社会交往成本,这种成本主要来源于人们相互间的不信任与社会心理的无序——做好人最终会让你遍体鳞伤。
鱼贩自杀是输给了道德和法律
中国经济网网友 郭喜林
人家鱼贩子遭遇不幸,能出手相救老太太已经是够仁义道德了,作为其家属子女们怎么能不讲道德,不知廉耻呢?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帮了别人又被索赔,自己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会好受吗?
王培军的家人应当用法律武器奋起反抗,起诉对导致王培军自杀身亡的老太太和其家人,以及派出所,是他们共同构成了了王培军的死因,而且可以说是共同犯罪。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案,为什么会在派出所的参与下,导致悲剧的发生?这起事件值得公安机关反思,决不能认为此悲剧与公安机关无关痛痒。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相关评论:
鱼贩扶人遭巨额索赔自杀 社会道德如何匡扶
鱼贩之死揭示民事调解机制的缺席
钱江晚报:鱼贩之死是社会的“无力”
热点图片: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