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拒捐,政府当反思

2012年08月02日 08:42   来源:千龙网   辛木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近日发起近20年来首次大规模义捐活动,称获捐资金将用于城市景观林带建设。媒体报道称发起原因系政府财政绿化经费无法全部到位。让人意外的是,该消息一出反对声成片,市民在拒绝捐款的同时,还直指政府部门绿化建设中的“浪费”和“不透明”现象。对此,市绿委会回应称,绿基会发起义捐活动是支持城市绿化,并非因我市“绿化资金不足”。

  作为一座爱心城市,深圳市民一直热衷慈善事业,为何偏偏对此次义捐活动如此“冷漠”?直接原因是:前些日子台风“韦森特”侵袭深圳,致使深圳11.5万株树木倒下或折断,和同受“韦森特”肆虐的香港仅倒树千余棵形成了鲜明对比。市民认为,急功近利、不尊重植物生长规律的密集种树行为,是此次树木灾难的肇因之一。而紧接而来的义捐活动,很容易令市民想到是为此次树木灾难进行的补救行为,市民当然不愿意替政府急功近利的绿化政绩买单。

  除此之外,尽管市绿委否认此次义捐活动是因为“绿化资金不足”,但也暴露出了城市绿化资金的划拨和使用存在着程序上不够透明的问题。而市民恰恰对于政府信息是否透明抱有天然的关心,这是公民意识及其纳税人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市民一反常态的拒捐行为,对政府来说是一种警醒,理应引起政府的深刻反思。

  反思一:城市绿化究竟该是一种政绩,还是一种职责?该怎样进行城市绿化行为?在城市绿化问题上,政府是不是该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反思二:城市绿化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在规划和经费使用上是否应该更透明?绿基会表示,收到捐款后将公开募捐款项。其实,不只是募捐资金需要透明,有关城市绿化的其他事项都该公开。

  反思三:号召市民支持城市绿化是否只有发起义捐活动一条路可供选择?要知道,在市民对政府的城市绿化行为存在质疑的情况下,发动大规模的义捐活动只能令市民产生抵触心理。市民拒捐的结果不但吸引不到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绿化建设,反而因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而导致政府政令(倡议)权威度的降低。

  市民在拒捐时发出的一种声音非常有代表性:作为纳税人,我已经纳税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必须的。政府为公共服务所发起的义捐活动与其他的爱心慈善募捐是有本质区别的,市民有纳税人意识,政府更该有这种意识才是。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