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青年报:怎样走出“中国式暑假”困境

2012年07月07日 07: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包丽敏

  一条内容为“美国小学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的帖子最近在微博上流传,用中英文双语列出的100个选项中,包括“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写首诗、做个艺术品……”其中第100条是:玩得开心!

  这条帖子真假莫辨、出处不明,却获得了众多转发和评论,网友们无非借它比对中国教育现状,抒发怨言和感慨,正如帖子中的一句追问:“我们的孩子在忙啥?”

  其实发问的网友心里大概都清楚,我们的许多孩子正为“中国式暑假”忙碌呢。

  暑假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并不因繁重课业的中断而获得放松和喘息,而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以花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课堂,开启他们的“第三学期”。暑假对许多家长来说,绝不是可以让孩子在闲散中度过的一段逍遥时光,而意味着抓紧时间为下学期做充分的知识准备,或者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艺。于是,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学习班、兴趣班迎来了“黄金期”,它们嘹亮地吹响了暑期“集结号”,打响生源争夺战。

  这些家长们显然相信,在暑假里加班加点,是事关通往“成功”之路的惨烈竞赛,是事关人生能否得意的一场战争。

  许多孩子不是为了从这些课堂上体会学习的乐趣,或者激发创意的火花,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应试技巧,掌握更多寻找到标准答案的方法,做更多的习题,记牢更多的要点……

  这样的暑假,让孩子身心俱疲,让家长不胜其累,也让社会为教育现状感到困扰,为教育的未来担忧。上述那条真假难辨的微博的流传,折射出的其实正是人们身处这种现实所感到的强烈焦虑。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僵化而功利的教育方式无益于启迪孩子的灵性和创新能力,无益于培养真正有竞争力的一代。然而“中国式暑假”的困境是,很少有人真心喜欢这么做,而却认为应该这么做,或者不得不这么做。换句话说,人们不能按照他们希望的那样去做,他们付诸实施的其实是他们内心并不认同甚至感到不满的。

  他们每个人可能都焦虑着,每个人都可能抱怨着,但每个人都身体力行着,而且争先恐后着。

  从众是容易给人安全感的,随大流是低风险的,习惯于一种机制显然是最省事的。大多数人既是搭车的人,也是帮助踩一脚油门的人,很少人选择下车或重新择道,大家都忧心忡忡地看着这辆大车飞快地开向自己其实并不乐见的方向。他们一边抱怨着,一边蜂拥着挤上车。

  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朋友,他们一边或批评或不屑于这种教育的弊端,一边又无奈地四处打探着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干”。

  不为人群所左右,不为机制而折服,不仅需要强大的内心,需要独立自主的意识,也需要为“另类”选择承担后果的勇气。

  其实“中国式暑假”的困境,不仅仅是中国教育当下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的困境:即人人都可能是批判者,但同时也往往成为合谋者。

 

相关评论:

 

“中国式暑假” 可否换换内容?

暑假:“小鬼当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别把学生当成廉价的暑期工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