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适应文化发展的深刻变化,满足市民人民多元、多变、多样文化需求,创新建立了便捷利民的“十有”服务模式,实现了文化活动有载体、文化供给有平台、文化品种有选择、文化需求有保障、文化经费有投入、文化建设有队伍、文化成果有评估、文化展示有品牌、文化融合有支撑、文化管理有抓手(东方早报6月28日)。
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十有”模式,旨在全面提升服务的便捷性与均衡性,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以广覆盖向广覆盖、高效能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从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数字化的转变;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从单一渠道向大循环、全社会的转变,使市民的文化民生与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站在文化建设“十有”模式基础上,上海建设国内一流领先的文化服务体系,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不断上台阶,首先要保质量:在推动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文化总格局中,更加紧密围绕市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在已建成的15分钟文化圈中,要努力改善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改变公共文化服务重形式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脸面和夹里”都要坚持硬件软件同步设计,功能配置和资源供给一体考量,市区与郊区统筹布局,设施运营与加强管理协调推进,围绕公益性、公共性、普惠性、便捷性、均衡性、民生性要求,多方位、多路径、多形式、多层面的来开展符合都市人需求的公共文化内容供给;
其次要追求品质化:营造国际大都市的公共文化特色,深化公共文化品质化内涵,充分发挥上海现有的大剧院、文化广场、东艺中心、音乐厅和即将建成使用中华大艺术宫、大世界、当代美术馆、历史博物馆等标志性重大文化硬件设施作用,让申城市民能够普惠性的更多走进这些场所,“逛剧场好像逛商场”,平时经常性参与感受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国际电影节、国际旅游节等申城国际性文化活动,参加更多的高雅艺术演出活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追求特色、形成亮点,着力提升更多市民的艺术素质和文化情操;
再次要落实长效机制,保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有机制和法规的保障,制定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制度,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设、基本运营和内容供给,还要形成上海特有的“文化低保”政策,对外来人员、残疾人群、农村地区有倾斜政策,全面落实6500平方公里范围中弱势人群的文化权益,出台扶持“非遗”传承、民间通俗文化、原创群众文化创作、发展企业文化的专项政策,落实责任主体、科学评估运营效能,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雨露铺撒申城大地。
期盼上海文化不断攀高峰、年年上台阶、努力争一流,目的为了市民能在上海这个“文化大码头”,享受到一流的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