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璐:“武汉黄雾”引发的互联网管理思考

2012年06月15日 06: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南方各市如南京、武汉、长沙等地被大雾笼罩,闷热、潮湿的天气让市民普遍感到不适。关于雾霾的形成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例如有网友猜测,武汉市之所以“昏天暗地”,是因为“化工厂有毒氯气泄漏”、“武钢锅炉发生爆炸”……随后,湖北省环保厅发布消息说,此次空气异常排除工业污染事件,初步分析是周边地区秸秆焚烧所诱发。“武汉黄雾”事件虽然检验了当地政府的应急反应和政府危机公关预案的效果,但也需要网友思考:当公共突发事件来临时,自己在舆论信息面前应何去何从?

    从传统媒体步入自媒体时代,网络作为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容纳海量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便捷。但人人可以成为“记者”的背后,是信息的泛滥成灾。面多诸多信息,人们真假难辨,更有甚者,还会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所以,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网站及网民的自律。网民在上网时能洁身自好,不随意揣测、传播虚假信息;网站能在日常管理中坚守媒体职责,提高工作人员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显得尤为关键。而更为重要的,则是筑起一道安全的法治屏障,保障及维护网络平台的健康、有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管理互联网是目前国际上通行和必须的做法。明确在互联网上哪些行为要得到保护,哪些要进行限制、禁止,并让网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互联网才能有序、安全地发展。澳大利亚在这方面采取的是“四管齐下”的做法,即加强政府层面的管理,健全机制;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使互联网管理有法可依;开展网上执法,传播和媒体管理局与警方密切配合;开展国际合作及网络安全教育。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保障网民有畅所欲言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起到“防火墙”的作用,筛选有益信息,净化网络平台。

    互联网不是“虚拟”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泛滥势必影响到现实社会层面,而且负面效果触目惊心。而在成熟的公民社会里,所有的言行都不可能完全不受约束。越是自由的环境,越代表着其社会法律法规具有相当高的成熟度。在法治与法制的理念下,在成熟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网民与网站能有所顾忌、不随意散播虚假有害信息,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才会无限地接近完美。(马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微博的舆情特点及其谣言治理

 

多管齐下治理网络不良信息:基于国外经验的思考

 

加强网络治理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