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长沙一名母亲在送女儿前往高考考场的途中,被一辆汽车撞飞。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伤者女儿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伤者的丈夫在确定妻子脱离危险后,立即赶往考场接考完试的女儿回家。由于担心影响女儿的考试,他并不打算告诉女儿母亲的实际伤情。(6月8日《三湘都市报》)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意外”,但是长沙这名女生的高考意外最让人揪心:临近考场不过1公里,母亲被撞飞后昏迷。交警和路人劝慰女儿继续高考,这个原本赞扬交警爱心和女孩坚强的新闻,却招致网友大相径庭的力挺或反对。
反对者的意见无外乎母亲已经生命垂危,学生竟然可以抛下母亲,而那些劝说者太过冷血,居然还唆使学生不顾母亲去继续高考,甚至指责现行的教育制度扭曲了人性。的确,没有任何考试可以凌驾于亲情之上,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但是如何理解和对待亲情,却不是高考数学题一样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力挺的声音虽然偏弱,但不乏理性。父母送考是当下很普遍的现象,也是高考在当今家庭和社会重要地位的直接投射。尽管高考存在一些弊端,但是毋庸置疑在现行社会环境下,高考仍是最为公平的选拔制度,也是普通家庭的子女向上流动的关键通道。高考是人生的一大抉择。这也是每到高考,社会和家庭全力以赴“保驾护航”的原因,也是劝说者之所以劝慰的理由,而女儿走进考场,父亲决定暂缓告知病情都是这一观点的延伸。母女连心,女儿最知道母亲为了自己考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整个家庭为了高考承受了多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也知道母亲最大的心愿,或许好好考试,考出好成绩才是安慰母亲的最佳药方。
考还是不考,这是一个问题。考情和亲情看似对立,但未必不是某种延续和隐形的传导。两难抉择下,我们不必对继续高考就喷射“人性泯灭”的口水。不假思索地批判是容易的,毫无理性的道德大棒更为伤人,很多人生考题不是身历其境恐怕难以作答。默默关注和尊重这名考生,祝福她的母亲和她的家庭度过这场危机,期盼女孩在知识的高考和人生的考场上都能挥洒自如,这才是我们应该给出的答案,也是公民社会最为温馨的人性化表达。
(责任编辑:王雅洁)